重任尤须适任

邵阳新闻在线2015/04/07 11:05:53 分享到

  对贤能者委之以重任,至今仍普遍认为就是重才、爱才、用才,这实在是并未摆脱“官本位”旧观念的束缚,且在实践中确也产生了不少失误,造成不少损失。

  上海崇明县曾有个青年干部曹平,原在五效乡任副乡长,带领群众发展乡镇企业,使该乡工业经济由全县中等偏下水平,一跃成为全县首富乡。后被调往堡镇乡任乡长,又一次显露其发展经济实力方面的能力。仅两年多的时间,全乡工业产值居然首破亿元大关。为此,又被调任县经委副主任。这真可谓“步步升高”,算得上是“重用”了。然而,曹平却再三表示自己不善于在行政部门任职,并坦率请求留在乡里充分发挥其特长,但一直未引起有关部门重视,不按程序任命了。于是,他毅然向县委提出辞呈,决定“弃官从商”,回村里承办企业。由此风波骤起,责备其违背组织原则者有之,讥讽其傻得不识抬举者有之。更有甚者,县里竟派人查处了其“莫须有”的“虚报利润”之事,搞得上上下下沸沸扬扬,致使其本人处于两难境地,乡里与外商合作的几个项目也因此全部泡汤。类似情况屡见不鲜。某些地方一旦发现一个干才,往往或当“万能钥匙”使,接二连三地拿去开一把把锈锁,或作“灵验菩萨”用,鬼使神差地抬去治理一个个烂摊子。结果此处工作尚未见眉目,调往彼处又刚开了个头,像踢着毽子不落地,一个再有能力、有作为的贤者,也必定一无所成,难见绩效。

  干才委实难得,因此,一旦发现某人有才干,在某方面干得出色,就不管适合与否,急不择才,硬推上急需人且任务艰巨的岗位,或者抓住不放,专门让其打“攻坚战”,并片面认为这就是“重用”。表面看来,这也是爱才、用才,实际上是在用“官本位”旧观念“套”人,因而必将错看人、错用人、错爱人,贻误人才。历史有鉴。三国时庞统是块“大才”,但他任耒阳县令时,却连一个县都没治理好。原因就是庞统是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智囊”人物,而不是从事行政事务的人才,刘备没有把庞统用在其适任的位子上。而今曹平“弃官从商“的风波表明,单纯的”委之以重任“的用才、爱才方式,不仅表现了我们掌管用人权的领导者,一级组织人事部门的知人、任人的水平太低,而且实践严肃地证明,如此重才,人才定会大倒其霉;如此用才,人才必会苦不堪言;如此爱才,人才将会逃之夭夭。

  事实上,所谓的“干才”,只不过是在某一或某几方面出众,而绝非万事通、万世能。所以,用人要用在点子上,用人所长,用人所能。重其才则植其适位,用其能则尽其信期,爱其才则忧其无成。真正解放思想,变“委之以重任”为“委之以适任”,努力为人才创造一个稳定的环境,使之充分地发挥才智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