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大,责任重,社会地位和待遇都很低,各地的情况大同小异。笔者调查发现,1980年任教的中学一级教师,如今包括“三金”在内月工资不到3000元。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的第一个原因是,工资待遇不高,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加上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都要对各学科进行一次规模较大的调研考试,通过考试排名,倒数一二三名的各年级学科教师和班级按照奖罚条例都要进行几百元到一千多元的罚款,同时还会直接影响到晋职、年终考核评优和绩效工资的发放。为了迎接主管部门的调研考试,在双休日不准补课,也不准向学生们收取补课费的情况下,教师们只得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挤出时间加班加点地进行晨晚辅导和课外辅导工作,学校统一安排的教师们的晨晚辅导课,只能按10元钱一节课的报酬从学校有限的公用经费中开支。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大的第二个原因是,某些学生的不配合和某些学生的家庭无人管。这些学生中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父母的溺爱,爷爷奶奶的宠溺,衣食住行完全由长辈们操持,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依赖思想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并且养成了一些“好吃懒做”的坏毛病。他们怕吃苦,学习成绩差,对学习不感兴趣,有喜欢上网玩游戏的习惯。还有一些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里无人管理和关照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导致他们独立生活能力很强,而自制能力很差,很多孩子网瘾很大,对学习也不感兴趣,上课时不是开小差就是打瞌睡,学习成绩极差。教育好这些沉迷于网络“问题学生”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最为头痛的事情。
各种迹象表明,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重,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他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对于这些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想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必须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
一是大幅度增加教师工资,让教师工作成为社会上人人羡慕的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就会“水涨船高”,让人刮目相看,高看一眼了。具体来说,一方面政府要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拿出资金给每个“在岗教师”多增加一些生活补助。目前,中央和地方财政已经拿出了一部分资金支持贫困连片山区的在编在岗教师。从2013年开始,按学校在自然村寨、村委会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含县城关镇)3类情况,分别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700元、500元、300元的人才津贴。现在这项资金湖南已经落实到位,并且已经发到每个教师手中,这是振奋人心的大喜事!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还要采取一些“优惠倾斜”政策,想方设法增加一些农村中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指标,用于解决那些长期在贫困地区教书,教龄在30年以上的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的晋职问题。
二是要积极想办法减轻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各种负担,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一方面在不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调研考试的情况下,学校可以采取“只奖不罚”的优惠政策来减轻教师的经济负担,让教师感到轻松愉快。因为在调研考试中,谁都希望考到“前三名”,为此,他们都会自觉为之付出诸多努力。另一方面,为了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可以考虑取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晨晚辅导课,把晨晚的教师辅导课改为学生的早晚自习课,教师可以在堂督导,不必亲自上课。因为白天教师上课的时间已经够长,从早晨9:00到下午5:00,每天八个小时,都是老师们在上课守堂,还要备课阅卷、批改作业,白天上课已经累得精疲力竭,早晚应该有所放松。
此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教师的关怀和照顾,才会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校工作,农村教育才能发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