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中央连续出招,公务员的好日子被重新定义,过去那种享受特权福利、“任性”而为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好日子不再是迷信特权,不再是没有约束、“任性”而为,取而代之的是公职人员规范的执行力、惬意的“紧日子”。
从严治党以来,让明规矩取代“潜规则”,官场日渐风清气正。公务员不用花“精力”研究厚黑学、关系学、送礼学之类的“为官之道”了,不用为谋前程而傍大山、混圈子了,也不用成天琢磨迎来送往、吃吃喝喝弄垮身体了。有的是高效务实的工作节奏、与群众促膝长谈、嘘寒问暖。
公务员过上好日子,要时刻铭记“为了谁”。习近平总书记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箴言为“好干部”画出一幅“标准像”,赋予新时期好干部以新的时代内涵。公职人员就应该把理想高高举过“头”顶,把发展紧紧抓在“手”中,把责任稳稳扛在“肩”上,把名利远远抛在“身”后,把为民服务深深烙在“心”里,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只有真正心系百姓,千方百计改善民生,一切以群众为中心,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宗旨,才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满意、更幸福,才能赢得百姓的信赖和拥戴,才能成为群众认可的“好干部”,公职人员的“好日子”才会到来,基础才会牢固。
公务员过上好日子,要时刻谨记“我是谁”。只有清楚定位,才不会误入歧途。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人民的公仆,在好日子面前,要自觉带头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意识。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不少位高权重者就是在利益面前没有定力,骄奢放纵,抛弃了“紧日子”的惬意生活,追求阔气、排场,致使自己走上违背党纪国法的禁区。其实,我们过“紧日子”,是让更多人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体现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价值导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只有公职人员时刻以公仆的姿态服务群众、服务人民,才能让百姓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从而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凝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让好日子惠及每一位公民。
只有一以贯之地坚持以制度作为硬约束,让公职人员时刻铭记“为了谁”,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谨记“我是谁”,维护公职人员的好形象,才能让“好日子”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