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胜在“快、准、狠”

邵阳新闻在线2015/04/23 14:28:16 分享到

  作风问题犹如“软骨病”,抓一抓有好转,松一下就会反弹。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就要致力打好组合拳,坚持在“快、准、狠”上下功夫,通过建立健全剔除四风“顽疾”的长效工作机制,及时解决问题,深入查找病因,从严追究责任,确保作风建设落地生根,不良作风无处遁形。 

  解决问题要快。毛主席说:“关键是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作风建设要深入人心,就必须首先抓住几个基层反响强烈的问题尽快解决好,切切实实带给群众以立竿见影的成效。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无论事情大小,都要坚持“马上就办”,决不能敷衍推诿、搪塞应付、走“假过场”。作风问题往往是盘根错杂、环环相扣的,要最大程度整合纪检、组织、公安等部门力量,多打几个“歼灭战”,对一些积重难返、改了又犯的疑难杂症实行“一锅端”。对已经解决的问题不能不闻不问,要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多搞几次回头看,多杀几次回马枪,发现偏差立马纠正,出现纰漏立马堵上,切实防止半拉子工程、烂尾楼。

  把脉号诊要准。俗话说得好,“打蛇要打七寸”。对待作风问题,不能搞几次专项整治就算完事。必须深入分析问题成因,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彻底剔除病根,如此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凡作风出现问题往往是从思想变质开始的,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注重用红色基因贯穿血脉、用先进典型示范引领、用反面教材警示警醒,确保入脑入心、真信真用。要对干部定期开展作风大体检,通过建立完善巡视、审计、信访举报、提醒谈话、函询诫勉等制度,严格落实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制度,勤打“预防针”,增强干部“免疫力”。要坚持在平时下功夫,将监督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和朋友圈,织好全天候监督网络,注重抓早、抓苗头,把不良风气扼杀于萌芽之初。

  追责力度要狠。“沉疴须下猛药,治乱要用重典。”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病因极其复杂,病情容易反复,必须以抓铁有痕的决心,下大力气彻底根除。要坚持从顶层设计入手,结合实际分门别类建立健全一系列指导性强、行之有效、长期管用的工作制度,防止“牛栏关猫”式的花架子,把作风转变的好势头一以贯之地保持下去。要抓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这个重点,强化责任落实,一环扣一环、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防止“沙滩流水不到头”,消除制度执行的“中梗阻”。要加大对违纪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搞法不责众,不搞下不为例,不搞情有可原,彻底纠正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用铁的手腕确保作风建设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