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官网通报的2014年各地食用植物油监督抽检情况,其中362批次食用植物油被检出不合格。湖南经视大调查的记者经过为期一个月的调查发现,湖南湘潭县一家“友谊”肉联厂背地里屠宰未经检疫的母猪,而且无一例外的进行注水,未经任何检疫,就贴上了检疫合格证,摇身一变,成了“绿色健康食品”,最终流向大众餐桌。
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担忧。近年,“瘦肉精”、“地沟油”、“三鹿‘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一次次挑动着群众心中这根绷紧的弦,逐步演变成了一场“谈食色变”的社会恐慌。这些丧尽天良的侵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分子,为了谋取巨额利益,为了那一己私欲,罔顾国家法律,罔顾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制造有毒有害食品,不紧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更是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政府的形象。
那些问题食品都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经常能听到身边的朋友在开玩笑,“我们每天都在吃毒,都变成老毒物了”。这体现了人们对问题食品的无奈,对问题食品的不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大于天,要彻底解决问题食品,政府就得有实在的举措。
严格监管食品安全,从源头至餐桌监管全覆盖。从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可以看出,在食品安全中管理者的意识和管理细节上均存在问题。就湘潭县友谊肉联厂母猪肉来说,在工作人员开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时,牲畜耳标号可以随便填写,没有耳标的猪,也能够开到检疫证明。友谊肉联厂的“黑心母猪肉”注水如此严重,竟然通过了检测,并拿到了动物产品合格证,最终上市销售销往全国,这之中正是因为监管的不严。食品的安全监管要避免出现监管空白,防止出现职能交叉;要强化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克服地方保护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干扰;要加强“农田到餐桌”、“产地到锅里”的监管,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每一步都不能放松;既要加强食品生产者内部的自我监控,也要加强职能部门外部的监督检查,真正做到问题食品“出不了工厂”、“进不了市场”、“上不了餐桌”。
严厉打击违法,形成谁都不敢触碰的“高压线”。3月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说道:“食品安全,那可以说是天大的事,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生产者之所以敢铤而走险,在于其铤而走险的收益大,正是这种经济利益让违法者在诱惑面前放弃了道德理性。因此,必须提高违法的成本,该惩罚的,罚他个倾家荡产,该追究的,不能不了了之。增加违法者的痛感,通过惩罚性的赔偿,让违法者付出昂贵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