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精神,是总书记对我国党员建设工作的提纲挈领,它所蕴含的意味,值得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去深思。
在社会高度繁荣的今天,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们手握大权,担负着党和人民的重托,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出淤泥而不染”,在众多的诱惑中保持党员干部的纯洁本色,习总书记“三严三实”的讲话给我们做了最根本的解答,即“以严为铭,以实为旨”。
以严来律己,以实为宗旨。“严”和“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打开党建工作现有的局面,必须“严”、“实”双管齐下。俗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严”是“实”的前提。我们只有在锤炼好自身、让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要求、思想时刻跟党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审慎的对待手里的权力,才能一心一意奉行党“为人民服务”宗旨,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好每一件事。“实”是“严”的试炼石。只有在“实干”的情况下,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才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同,才能更好的拉近党群关系。同时,也才能树立好党的光辉形象和政府公信力。
严以法为准。除却用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严厉的眼光来审视自己。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更重要的是以法律为准绳,以制度为保障,才能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做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要学法、知法、懂法、用法,还要遵法、敬法。懂得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的党员干部就不会有“党大还是法大”的疑惑。同时,懂得“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我们的党员干部才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的底线,逾越法律的雷池。
实以民为天。李克强总理曾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定的再好,党的领导水平再高,都是要通过“实干”来检验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为老百姓做了事,老百姓会记住你。同时,你昏庸度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老百姓也会记住你。古时或有官员卸任,老百姓会以万民伞相赠,显示这个官员清正廉洁,受万民敬仰。而现在,有的官员离任时,老百姓悬横幅、放鞭炮,奔走相告。两者孰优孰劣,一眼可知。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当前党的一件大事来抓。从“老虎苍蝇一起拍”的反腐倡廉,到反“四风”、反“文山会海”,无不证明我党转变工作作风的决心何其强大。因此,我们的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三严三实”,把“三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把“三实”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只有这样,才能不与时代脱节,也才能紧跟上党前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