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铁腕反腐,打“虎”拍“蝇”,不遗余力,一扫官场“腐败之霾”,重塑了政府公信力,但俗话说得好:“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仅靠中纪委一家反腐,力量略显单薄,故清“腐败之霾”还需地方纪委主动履职。
地方纪委就像“神经末梢”的“稳压器”,承担着基层一级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等重任,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否扮演好这个角色,直接关系到整个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它是社情民意的代言人,反映了人民最基本的诉求和最真实的声音,是干部清廉的监督哨,规范了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是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了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倘若地方纪委不主动履职,抱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抑或是履职不到位,监督走过场,抱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态度,一则中纪委反腐后劲不足,难还政治生态山清水秀之貌;二则基层纪检干部不能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善监督,难发挥监察督导的作用;三则民怨迭起,难保国家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态势。由此观之,地方纪委主动履职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地方纪委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一)厘清工作关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按照党章、党内法规,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项责任”(即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变党委、纪委职能混同为各负其责,争取党委的信任和支持。(二)健全相关制度,提升监察督导实效。“规范管理,制度先行。”一是健全纪检监察工作例会制度,传达上级纪检监察工作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探讨、研究和分析典型疑难信访案件,总结经验教训;二是推行科学的勤廉测评制度,及时对纪检干部的工作进行质询与测评,进行规范化管理;三是完善纪检监察考评制度,以实绩作为考评依据,杜绝乱作为、不作为现象;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地方纪委存在的久拖不办、借故推辞,对不认真调查群众反映的问题,对违纪人员处分不到位等出现的问题,严格追究个人责任。(三)组织业务培训,提升纪检干部执纪监督问责、答疑能力。邀请专家学者、政工代表、内行精英等,组织多层次、大规模的精品化培训,力求让每一个纪检干部学到业务知识,做到“知行合一”(即对纪检干部的职责、业务知得透彻,对纪检监察工作行得笃定)。(四)严把重点领域关口,做好上传下达的工作。地方纪委需紧紧围绕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严格开展执纪监督,同时将中纪委最新的指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落到实处,传达给群众。(五)强化内外监督,带头改进内部作风。地方纪委要以身作则,坚持常规检查与系统督查相结合,坚持日常教育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警示提醒与严肃查处相结合,强化内部监督,同时又要接受媒体和群众等外部监督,让执纪监督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治理生态环境强调建立长效机制,清除“腐败之霾”更要打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单枪匹马、单兵突进是不可取的,只有各级纪委共同出招发力,才能形成势如破竹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