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近日出台控编减编工作方案,要求各级编委以2012年底机构编制年报统计数为基数实行总量控制,确保到2017年底实现只减不增。省级党政群机关将按精简、效能的原则,采取空编逐步收回的方式,实现2017年底前行政编制总体精简5%。(5月26日《人民日报》)
各级党政机关“人浮于事”的现象早就饱受公众诟病,政府机构改革中控编减编,意在解决机构庞杂、人员臃肿的问题,通过控制人员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工作效能。江西此次提出要在2017年底省级党政群机关精简5%编制,凸显了决心,也树好了榜样。
控编减编是领群众叫好之举,但要让掌声从开始持续到最后,并非易事。笔者以为,编制做“减法”之时还须处置好三个关键,才能实现行政效能做“加法”。
蛇打七寸,“事增人减”的矛盾要处理好。当前,不断扩展的公共服务领域给服务提供者带来了挑战,缩编之后行政人员却变少了,这是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加之当前正在实施简政放权,行政层级越往下走,承揽的责任、事项就越多。事情变多了,做事的人却变少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就难以同时得到保障。因此控编要控得合适,减编要减得有理,应根据受理权、业务量来确定控减量,不给行政人员带来过度压力,以免适得其反,扰民误事。
控编减编,关键要让“闲人”走开。某些机关单位,总有人成天无所事事,群众来访不闻不问,任务一到就推脱,“我不懂、我不会”几乎成了护身符。不闻不问就该得“差评”,不懂、不会就该学习提高,公务员是服务岗位,必须让“有能者上、平庸者让、无能者下”。江西南昌发现工作人员上班网购炒股就核减该单位编制,笔者就认为抓住了要害。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编制收回制度,让“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人扫地出门,扎扎实实给“老爷官”们抽了一记鞭子,要么动起来,要么选择离开。
控减总量,还得盘活存量。存量如何盘活?首先要优化干部晋升通道,选出群众说好的干部,要把编制留给真正能干事、敢干事的人,让编制彻底“活”起来。要加强人员培训,搞好“简政放权”之后的业务配套,提升干部工作能力,着力提高服务群众质量。要注重考核激励作用,改进考核激励机制,适当提高干部待遇,提升干部工作积极性,既让马儿跑也让马儿有草吃。
健全机制,除臃去赘,激活队伍,如此三管齐下方能打造出一支勇为、有为的精兵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