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为官一任应将“三好”作为最高追求

邵阳新闻在线2015/05/28 16:50:15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舟山考察调研,在同舟山定海区新建社区村民座谈时,群众纷纷给村干部带领大家致富点赞。习近平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干部好不好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老百姓说了算。

  干部好不好,百姓说了算。习总书记这简单的一句话,再次说明评价干部的为政成绩,要以百姓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广大的干部,我们也必须认清由人民赋予的权利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造福百姓的。一个干部有没有造福一方,百姓最清楚,有没有把百姓放在心中,百姓心中最有数,看老百姓对干部的评价,当面的恭维不算数,一时的叫好不足凭,关键是老百姓背后怎么说,所以一个干部为官一任必将“百姓说好、背后说好、任后说好”作为自己的最高追求。

  做“三好”干部,要更加注重服务于民。鲁迅说:“俯首甘为孺子牛”,干部心中只有装了百姓,真正倾情于民,才能沉下去、踩到底体察民生民情,有“情”才会有“行”。邓小平指出“领导就是服务”。广大的干部都是来自老百姓,干部好不好,百姓有直接感观,只有对老百姓充满真情实感,关注关爱关心老百姓,时时刻刻将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不断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提高生活水平,百姓自然而然会说好。

  做“三好”干部,要更加突出奉献精神。是否具有奉献精神,是衡量一个干部觉悟高低,党性强弱,与群众感情深厚与否的重要标尺。干部有了奉献精神,才会有积极主动的态度深入群众;才会有奋发有为的锐气为群众办实事;才会有动力为群众解决急难险重的问题。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干部能得到群众的信任,能让群众对他们说好,就在于他们对自己一无所求,对群众无私奉献。因此,干部要乐于奉献,带头勇于奉献,以人民的事业为重,将奉献上升为自觉追求,多种树、少摘果。

  做“三好”干部,要更加突显务实意识。一段时间来,社会上对好干部的评价存在误区,总以政绩论英雄,导致一些干部眼睛总盯着“件数”而忽视了“质数”。以致于一些干部虽然做了不少事,百姓就是不满意,其症结就在于总搞显山露水工程,重看领导注意不注意,轻看百姓满意不满意,很多的工程并没有从百姓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当干部需以务实的态度深入群众,走入田间地头,听民意听民困。将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群众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上,少搞些表面看好而对百姓没有真正好处的面子工程。集中人力财力解决国计民生,并以“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办好事,做实事,才能使好干部的形象真正深入人心。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干部好不好只有回归到百姓中,只有被百姓认可,才算是真正的好干部。干部为任一方,只有造福一方百姓,将“三好”作为最高追求,体现干部群众“鱼水情”,才能获得百姓最质朴最真诚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