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得住给我扛;扛不住,给我死扛”“就算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进一本线的大楼”……近日,广西某高中的高考标语风靡网络,引发了热议。有人认为,这种标语能有效激励士气,为学生擂鼓助威;有人认为,这些彪悍的高考标语励志过了头,增添了学生本就沉重的高考压力。
高考标语,理应鼓舞学生士气,鼓励学生斗志,激发学生信心,点燃学生求知热情,减轻学生高考压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过分渲染“一考定终身”的功利思想。像“进清华,与主席总理称兄道弟;入北大,同大家巨匠谈道论经”“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些“霸气侧漏”的标语,会让学生误认为,只有考取了北大、清华等名校,才意味着成功,否则就是人生的失败者。
其实,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不是单纯地看其高考的成败;就业也不是单纯看文凭。有关统计表明,学历与就业“倒挂”现象明显,硕士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专科生。再说,北大、清华学子毕业后卖猪肉做生意的有之,“弃北大读技校”的也有之,“博士后教高中”的也有之,而当年那些成绩差没有考上名牌大学,甚至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走上社会后,凭一技之长,在各自领域里干得风生水起且成绩斐然的也大有人在。
高考临近,学生心理压力很沉重,老师和家长应给学生减压,而不是逼学生“往死里学”;应给学生做心理辅导,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叫学生“扛不住,给我死扛”。记得我们读书那会儿,临近升学考试,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老师并没有逼迫我们一定要考什么什么学校,而是要我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能考上,就考上;没考上,没关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轻装上阵,笑对人生。如今这些“霸气侧漏”的标语,逼得多少学生跳楼!
如今,人们变得越来越功利,把高考当作人生出彩的唯一途径,为能挤过高考这根独木桥,衍生出这些“霸气侧漏”的标语和牛气冲天的“高考百日誓师誓言”。即便它们能起到一时的励志作用,却也悲壮得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