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办下发《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提出选拔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最新方向——未来,任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区别不同情况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也可以探索委托相关机构遴选。对行政领导人员,逐步加大聘任制推行力度。这意味着将逐步打破事业单位行政领导人员的“铁饭碗”。
长期以来,“行政化”是制约事业单位活力的最大诟病。事业单位所涉及的工作多而杂,各单位之间的分工也更为细致,单位领导人不仅要行政管理能力突出,会带队伍、建班子,还应当对本单位的事务性工作足够精通。此前的模式使得很多人为了领导岗位而拉帮结派,争相往上挤,同样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没人花精力取钻研本单位事务,在一些地方甚至产生了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以往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监督也不够,有些领导人员觉得事业单位单位小,人员少,没什么前途,在岗位上也没人查,没人问,从而放松了自身要求,从而导致整个单位风气不正,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消除了“体制”的庇护,是提升工作效能的第一步。在我国的实际国情中,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做为建设服务型社会的重要部分,相比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其与普通民众的联系更为密切,关系着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此前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尤其是其领导人的管理,沿用的是党政机关干部的模式,生搬硬套,产生了被人诟病的众多问题,限制了单位内部的创新与活力,此次《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的发布为事业单位领导岗位的选人、用人重新定了导向,定了标杆。
此次《管理规定》的出台,很好地回答了什么样的人才是事业单位需要的领导人,从选拔任用到监督管理,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律可查,同时也让那些“想当将军的士兵”有了努力的方向。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定可以遏制事业单位中的不正之风,减掉行政上的包袱,给思想松绑,让更多身在事业单位的人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服务人民的质量上。
当然,要想真正体现事业单位改革的进步,关键在于摒弃传统的委任制管理方式,逐步推广聘任制,让事业单位人员不吃“财政饭”,而是尊重市场规律,让服务水平决定人员去留,让人才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事业单位的人员才会真正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