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着位置忙私活,一年到头没人影,像这样的村干部如今在潼南县柏梓镇再也混不下去。今年5月,柏梓镇采取公开举报、实地查岗查员等方式,清退出12名“吃空饷”的村干部。(人民网重庆5月19日电)
在近几年的村干部选举中,一大批有创业精神、事业有成的村民被推选出来担任村干部,这些村干部有创新精神、有经济头脑,也有威望,村民对他们更是充满希望,期待他们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一大批年富力强的村干部,不负众望,把新农村建设得红红火火。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村干部挂着头衔不干事,占着位置忙私活,一些村干部,职在村中,人在天南地北忙自己的创业,一年到头少见人影。这样的村干部,形同虚设,村民心头肯定有想法。
村干部虽然是最小的“芝麻官”,但在广大基层群众的眼中,是他们的“主心骨”,是国家和政府的“代言人”,起着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有事找不着村干部,有困难找不到村干部,村民无形中会把不解和不满撒向社会和政府。
虽然,村干部没有“一官半职”,没有“铁饭碗”,但国家对村干部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待遇也越来越高,村民对村干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无论职位大小,无论待遇高低,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尽其责。我们不要不把村干部“吃空饷”当回事,治理“吃空饷”必须同反腐一样“老虎苍蝇一起打”,才能正本清源,维护社会公平。潼南县柏梓镇的做法无疑值得推介,期待更多的村干部真正脚踏实地,扎根村庄,为村民谋福利,为村子庄谋发展。期待更多的政府部门行动起来,来一场实实在在的基层“吃空饷”治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