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服务员”方不负党员之名

邵阳新闻在线2015/06/10 16:04:46 分享到

  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5日至6日在杭州召开,会上刘云山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断提升服务能力。(6月6日,新华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是每一位党员的自我要求和行为遵循。要发挥好农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服务”无疑是一条绝佳的实践途径。每一位农村党员,都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有这样的切身实践,全心全意地服务群众,方能真正发挥出先锋模范的作用,不负党员之名。

  在农村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关键要实现人的思想转变,让农村党员干部“想服务”。对于农村党组织干部而言,要积极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员”的转型,要面向农村党员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重塑党员理性信念,增强为群众服务意识,改造服务观念,唤起农村党员服务意愿。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要着力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各种能力,让党员干部“能服务”。各基层党委要根据当地实际,面向农村党员干部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帮助其掌握新技能,提升服务水平。各级政府的优惠政策、资金资源和帮扶力量要下沉到农村,帮助有想法、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农村发展新途径,以更好地带动群众致富、推动村级发展。

  服务型党组织,还须搭建起农村党员服务平台,确保党员干部“服好务”。农村党组织要用“活”村级活动场所,建立便民服务站,为群众代办代询,发挥阵地作用,多方位提供公益服务。要发挥广大党员作用,将掌握不同技能的党员组织起来,成立服务团队,专门开展政策宣讲、农技指导、互帮互助、调解维权等活动,实现服务群众方式多样化、实用化,形成积极氛围。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不仅是推动党员服务群众的过程,还应该是实现党员队伍“新陈代谢”之举。服务不服务,足以检验党员合格不合格,对于那些宗旨意识欠缺、履行党员义务怠懒者,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将其清除出党的队伍,如此才能实现基层党组织强身健体之目的,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