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本只是学生智能做题工具的猿题库发布了老师版,开放了老师端口。老师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难度可选,还能做到每个学生收到的作业都不一样,批改由系统完成,老师只需要动动手指。此事引发热议。有人认为,互联网和信息化浪潮势不可挡,手机进入教育将使得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也有人认为,学生们年龄还小,自控力不足,老师用手机留作业,还可能养成懒惰习惯。对此,你怎么看?
像猿题库这样的教育类App,虽然一方面集刷题、解析、预测分数甚至错题库于一身,这对学生们的吸引力自不必说,如果能合理运用,对分数的提高会大有帮助。另一方面猿题库老师版最近已经发布,老师可以轻松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布置作业和课堂练习,批改更是智能完成,一目了然。但这些神器也成为了老师和家长们心里的一块疙瘩。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宏忠教授认为,长期使用此类软件,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性,从而损害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家长们看着自己一做作业便拿出手机的孩子,也无不担心。毕竟学生们年龄还小,自控力不足显然是忧虑的根源,教育类App到底是学生们的福音,还是偷懒神器和成绩上的绊脚石依然有待观察。
笔者认为,老师和家长们的担心很有道理。这些神器虽然不仅能够吸引学生利用爱好上网的特点更好地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帮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对于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将变得更有效率。但笔者也很担忧的是:
一方面这些任务都是师生们通过网络用手机来完成的,批改作业也由系统完成,老师只需要动动手指。但老师的任务也不轻松,随时随地用手机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难度可选,还要做到每个学生收到的作业都不一样,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老师长期用手机留作业,学生就会长期用手机做作业,这样一来就会让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迷恋于手机的习惯,慢慢养成老师和学生的懒惰行为,同时也会给学生玩手机寻找借口。而整日整夜地玩手机和电脑,会严重地威胁着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眼睛视力受伤,大脑神经受损,肠胃功能紊乱,手脚不勤快等现象,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缠身的危险。
另一方面手机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便捷的同时,让我们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老师用手机留作业,学生不再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遇到问题,上网一查就知道。“提笔忘字”更是常有的事,一篇文章写下来,总有一些字突然想不起来该如何写。这就导致有些初、高中毕业生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连篇是普遍现象,就连称得上是知识分子的大学生不仅字写得差,而且错别字也不少。根据这种情况,就在前不久,武汉工商学院教务部为了提高大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还专门出台了一项手写作业的新规,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应认真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业或者请他人代做作业;所有作业要有专门作业本,学生作业要字迹清楚、书写整齐。
众所周知,现代人的生活虽然不能没有手机和电脑,但我们必须把手机和电脑当做一种交流工具,而不能被它们所牵制,更不能无节制地依赖于手机和电脑,使用时要适可而止。而老师用手机留作业不仅使年龄还小,自控力不足的学生依赖于手机,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且还可能养成学生的懒惰习惯,不利于学生学好汉字。更何况现在的大学生都主张用手写作业了,中小学生更应该努力遵守手写作业的有关规定,普遍推行手写作业,扎扎实实地把汉字写好,才能不负中国文化的传承。为此,笔者认为,老师用手机留作业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