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己无益莫“沾边”

邵阳新闻在线2015/06/12 10:55:18 分享到

  在广大党员干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影响自身作风建设且对自身无益的不良行为或习性,可以说是枚不胜举。比如:骄傲、嫉妒、萎靡、贪婪等不良行为;又或者是挥霍、浪费、赌博、吸毒、涉黄等不良生活习性,这些都是严重影响党员干部身心健康的“毒瘤”。

  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认识这些不良行为或者习性时还存在着让人难以置信误区:“认为嫉妒、贪婪的心里或许还能使人进步,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认为挥霍、浪费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认为吸毒、涉黄是体验不同的生活”。尽管这些误区幸免只缠绕着部分党员干部,但它给我们的危害很大。我们不能在无益和有益的观念中徘徊,要大胆地走出来,有益或无益更不能凭自己的主观意念来判断,要想真正不去沾染这些影响自身发展的恶习,关键还要在于党员干部要控制好自己的意念,学会自律、廉洁、自爱。

  无益始终无益,不能被己所用,用者伤身。要想真正看清无益的本来“面目”,我们就要把眼光停留在繁杂的社会生活中,不妨一看,无益的东西始终具有“毒瘾”。比如:摸过牌、吸过毒的人,或者是具有贪婪心里、嫉妒心里的人,他们都知道,沉迷这些无益的东西很难走出来。难道这些人沉沦的事例仅仅只告诉了我们是利益的驱使?或者是满足心里作怪?答案并非如此,这些常在作风建设中沦为阶下囚的人告诉我们,无益的东西不能去沾染。作为党员干部,我们不能以“洋火虫”眼前光来看待事情,不能图一时之利,一时之乐,即便如此,那么,我们贪的是小利,失去的便是大本。

  有益才能使人心明正身,健康成长。“益者,良也”,有益的东西便是人们健康的良药。纵观古今,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一部璀璨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发展肥沃的土壤中,唯有对人们有益的文化才一直被人们所继承和发扬。为此,我们要分清有益和无益的界限,把贪婪、贪欲之心放在文化的追求之上;把休闲、娱乐放在读书养情之上,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那些无益的低级趣味。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想经得住作风建设的真正考验,就必须选择对自身有益的文化、娱乐、休闲,不要受那些无益的想法和观念所蒙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