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邵阳新闻在线2015/06/15 11:25:49 分享到

  随着余额宝、P2P、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的兴起,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互联网金融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使得金融服务更加便捷、更加高效,金融服务的交易成本被大幅降低,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幅拓展,它使得人人都可以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金融的分工和专业化逐渐被淡化。可见,互联网金融对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农信社应积极应对。

  挑战:互联网金融对农信社的生存发展构成威胁。

  一是加剧存款的分流。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农信社传统的点多面广的优势正在弱化,追求多样性,个性化服务的客户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获取便捷、高收益的“宝宝”类金融产品。以余额宝为例,它在实现随时支取的同时,提供超过定存的收益率,一推出就受到众多年轻人的追捧,使得其上线短短18天,用户迅速突破250万,存量转入资金规模达57亿元,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余额宝余额已突破7000亿元,吸金能力不容小觑。可见,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余额宝”、“理财通”等宝宝类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已对银行业的传统负债业务构成严重挑战。

  二是加剧优质信贷资源的分流。互联网金融立足于服务小微、服务“三农”,其市场定位与农信社高度耦合。互联网金融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信用状况、还款能力进行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与此同时,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不仅操作简便快捷,同时客户无需再支付资产评估等各项费用,既省时、省力,又省钱。互联网金融高效、便捷、实惠的信贷服务,将加剧农信社现有优质客户的分流。

  三是减少中间业务收入。互联网金融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能够为客户提供转账汇款、代购车票、信用卡还款、网上购物、代缴各类费等各类支付业务,并已经占有相当的份额,对商业银行形成了明显的替代效应。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商家与客户的支付完全由互联网企业完成,支付的效率更高,支付的成本更低,它减少了人们使用银行卡支付的机会,从而减少了金融机构的手续费收入。

  对策:转变经营理念,主动拥抱互联网金融。

  一是树立客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以及高效、便捷、实惠的服务获得消费者的喜爱,它对金融行业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加速了我国的金融改革,对金融行业的影响不可逆转,农信社必须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快业务调整,以应对未来金融体系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客户体验至上,农信社应积极向互联网企业学习他们如何从客户角度出发,为客户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农信社的每一位员工都要认识到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冲击和改变,及时转变观念,加快转变服务意识,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农信社要更加注重服务创新,积极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二是加快物理网点转型。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客户需要的不再是银行的一家分支机构,需要的是快速响应的金融服务,他的交易在哪里,服务就应当在那里。为此,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减少传统意义上的网点,加快网点的转型是必然趋势。农信社应从客户需求出发,使网点实现由交易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效益创造型转变。一是坚持小型化。随着电子银行替代率的提高,前来网点办理业务的客户将越来越少,农信社的物理网点要向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即用面积不大的网点为客户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二是坚持便民化。唯有方便方能与互联网金融抗衡,为此农信社要坚持在打造便民网点上下功夫。通过增加一系列便民举措,诸如:缴纳费用、配送快递、贵重物品托管等便民服务,增加客户对网点的需求黏度。三是坚持智能化。要提高网点的电子化、自动化水平,让客户可以通过自助机具自主办理开卡、存取款、挂失等业务,为客户全方位、24小时的自助金融服务。总之,农信社要把网点服务融入到客户的生活当中,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物理网点留住客户。

  三是拓宽网络服务渠道。在互联网金融不断深化的趋势下,网络服务渠道、网络服务平台应该被提到战略位置。一是要整合现有资源。目前农信社已经开通的网点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功能涵盖了大众最急需、最常用的基本金融服务。省联社应当起牵头、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科技、人才等优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电子银行产品,为客户打造一个优质的网上支付平台。二是加强跨界合作,搭建服务平台。一方面要通过与成熟的电商平台、专业的数据提供商、本地核心企业或商品交易平台合作,打造开放型、综合化的金融平台,形成商业生态圈,从而利用平台来获取客户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并提供相应的金融产品及服务,通过跨界合作来扩大自身的互联网金融触角;另一方面,要创新合作模式,互动品牌宣传,链接支付通道,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

  四是加强创新,提升服务水平。农信社应主动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产品、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巩固现有客户群体。一是创新服务产品。要创新理财产品。农信社要主动加强同基金公司的合作,推出类似余额宝的各类理财业务产品,为客户创造更高的收益。要创新信贷产品。农信社应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不断丰富信贷产品种类,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信贷服务。二是创新服务方式。要大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推出“网上填单”、“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空闲柜台”、“网上选择营业厅”等网上服务,将线上和线下有效结合起来,提高业务办理效率。三是创新服务流程。农信社应以客户为中心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要加强业务流程之间的逻辑研究,对分开、重复的多道程序进行合理的合并,减少部门间、层级间的交接和协调活动,提高组织的响应速度。如:农信社可以引进大数据技术,利用积累下来的大量金融交易数据对客户的资金活动、还款能力进行分析,简化信贷的评级授信和审批程序。

  五是加大互联网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储备不足是当前农信社的短板,直接制约了农信社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一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选派优秀青年员工赴大学学习互联网金融技术,培养多种知识技能于一体的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二是大力选拔优秀互联网人才。在开展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时,优先考虑互联网人才,将懂经济、会信息技术的互联网精英网罗到农信社来。三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整体素质。农信社要全面开展互联网金融培训,以提升全员的互联网金融意识和创新意识;要加大对高管人员的培训力度,以提高管理人员对金融业务创新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总之,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正唤来一场金融行业的变革。农信社要想在金融改革浪潮中取胜,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理念,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整合优势资源,积极引进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有效整合,搭建一个优质的客户交互平台,实现线上和线下无缝对接,牢牢抓住实体客户和线上客户,方能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5ac0ffa4b47c635a2b26dd9f74694ff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