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做好“选、管、考”文章

邵阳新闻在线2015/07/23 16:59:16 分享到

  7月20日,中共湖南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实施精准扶贫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决议》,并指出到2020年,全省596万贫困人口整体脱贫,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7月20日红网)

  “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湖南原则通过五年“精准滴灌”,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目前湖南贫困人多面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基本公共服务等都急需改善和提升,任务重、时间紧,如何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笔者认为抓好干部驻村扶贫工作组是关键,具体要做好“选、管、考”文章。

  找准定位,做好“选”字文章。省委书记徐守盛指出,“发展产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产业不发展,家底不殷实,全面小康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精准扶贫“对症下药”,先要把准贫困“脉”,只有病根子找准了,才能药到病除,因此在扶贫产业项目选取、驻村帮扶干部选派上要多用心。目前各地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不同、致贫原因不同,所采取的扶持方式就不同,制定扶贫规划,要从国家扶贫政策和县情、乡情、村情、户情出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在驻村帮扶干部的选配上要精心考量,贫困地区大多为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对群众没有怀着真情实感、对农村基层情况不熟悉、责任心不强的干部是不能担当重任的。

  严字当头,做好“管”字文章。精准扶贫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管理方式。对干部驻村帮扶,群众寄予较高期望,干部下村后要能“干得好”,重在加强干部日常管理,认真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和干部驻村帮扶学习、工作例会、查岗、请销假等制度。此次选派干部到村驻村帮扶,期限一般为3至5年,要求干部全脱产,由于选派干部一般是“上面来人”,对干部管理是一大挑战,除要求选派干部自觉自律外,还必须建立常态化的巡视、巡查机制,确保干部在岗不脱岗,在位有作为,真正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以“功成务必在我”的担当魄力,以点点滴滴的主动作为,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

  实字为先,做好“考”字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精准扶贫,就是要让真正贫困群众腰包一天天鼓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精准扶贫成效咋样,谁说了算?当前各地都制定了精准扶贫考核实施办法,其中考核项目多,指标也具体量化,但仍要谨防个别地方、个别人玩“统计游戏”,制造困难群众“被脱贫”的假象。“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扶贫成效好不好,是不是帮到了群众心坎上,困难群众心里最清楚,最有发言权。扶贫考核验收,指标完成得怎么样,要引入群众测评,只有考核实实在在,扶贫成效才能“真材实料”,不掺任何水分。

  “小康路上,不能让困难群众掉队”。这是党和国家帮助7000余万农村困难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梦想的庄严承诺,需要奋斗在扶贫工作一线的广大党员干部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既定方针和目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向党和群众交一份满意的扶贫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