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讲求务实,不可否认,务实确实是工作中的良好作风。习近平在“既重务实,又善务虚”一文中说过:过分强调“埋头拉车”,忽视“抬头看路”,那就会陷入千头万绪的事物泥潭而不可自拔。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常年辛劳,夙兴夜寐,却又打不开局面,究其原因,往往是出在没有处理好务实与务虚的关系上。
务实的概念就是实践,致力于实在和具体的事情,通过始终如一、脚踏实地、敢于牺牲的具体行动,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对基层工作者来说,务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基层的改革发展对每一位工作者都提出了更为紧迫和更高的要求,如果不务实,随时可能被时代发展所淘汰。其次,作为基层工作者,务实是本分所在,不脚踏实地的工作就是失职。最后,基层工作者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如果不务实,无法发挥其纽带和桥梁作用,将直接影响到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所以,基层工作者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和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日常工作的要诀,熟悉各项业务流程和专业技能,腿勤、脑勤、嘴勤,充分发挥好参谋助手、督促检查和综合协调的作用,扮演好“多面手”的角色,在实干上下苦功夫、真功夫。
务虚是一个科学的概念,是对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理论思维,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而并不是做无意义、无价值的事叫做务虚,“务虚”是指在某项工作开展之前,先从理论上、思想上、政治上、政策上进行学习、思考、研究、讨论,以求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观察形势、谋划思路、从而明确方向、确立原则和制定计划,从而对即将开展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
现在,有些人给组织工作贴上务虚的标签,认为组织工作不像党政办、社保所等岗位一样干些具体和实在的事情,就是在吹牛皮、说大话、鼓虚劲,其实是混淆了务虚与弄虚作假的概念。“弄虚作假”是制造假的现象欺骗人,而“务虚”是善于思考和总结,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作为在组织工作者,必要的务虚不能缺少,但是决不能弄虚作假。基层组织工作,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多谋善断,有从宏观上把握局势的能力,努力做到使领导放心、群众满意,这不是仅埋头干活就能够做得到的,还要善于思考和总结,运用必要的“务虚”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整日思考不行动,无法推动工作开展;一味埋头苦干,则有可能偏离方向。只有将思考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以务实的态度务虚,以务虚的精神务实”,深入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再用实践去检验理论,做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