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央愈发重视巡视工作,相关制度不断得到完善。用好巡视这把反腐“利剑”,对于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对于加强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对于预防贪污腐败、融洽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巡视的作用,在于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于及早注意到苗头性、倾向性的“症状”,做到早防早治。笔者认为,要让巡视工作的作用落到实处,必须从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形成震慑这三个方面着手,三法并重,三管齐下。
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掌握真实情况。在巡视工作中要重视信访举报。信访举报是了解当地真实情况的重要渠道。通过在重点巡视地区、单位设立长效举报电话和投诉信箱等方式,搭建一个与被巡视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的平台。这样才能够了解当地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由此找准工作重点。发现问题。其次还要进行实地走访调研。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实地走访调研是发现问题和印证有关情况的重要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巡视工作不会偏听偏信、失真失察。
其次要及时进行处理,落实相关责任。发现问题仅是一种手段,整改问题才是巡视工作的关键,也是难点和重点。巡视工作的职能是开展监督发现问题,督促其整改。对于巡视中发现的一般性问题,应及时被巡视单位沟通,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和措施,压实一把手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督促其及时进行整改,做到边巡边改,还要通过“回头看”等形式,对被巡视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回馈,进一步巩固巡视成果。
还要公开巡视成果,形成震慑威力。巡视监督的过程,也是加大宣传、巩固成效的过程。中央明确要求,要切实运用好巡视成果,对腐败问题“零容忍”,凡是违纪违法的都要严肃查处,有多少处理多少。对巡视成果要善加运用,注重巡视工作宣传,扩大巡视影响力。对大案要案尤其要从严处理,进行公开,让查处惩办所产生的震慑,对心存侥幸者产生警示,对腐败分子形成震慑,对社会风气的廓清产生重要影响。将巡视成果的公开贯穿于巡视工作的各个过程,同时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让利剑高悬、震慑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