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秒都不会等”是本位主义作祟

邵阳新闻在线2015/08/21 17:16:16 分享到

  近日,河南郑州的韩先生去郑州市管城区工商局办事,下午4点53分临近下班业务尚未办完,办事员却语出惊人:“今天办不成了,明天再来吧!”“你们不容易关我什么事?我反正是准点下班,多一秒都不会等。”(8月19日,央广网)

  “我反正是准点下班,多一秒都不会等。”此言一出,顿时引来舆论热议。有人认为公务员只想着准点下班不应该,不如直接辞职回家,也有人表示理解,觉得准点上下班不为过。可在笔者看来,这问题症结远不是可否准点下班这么简单。

  生活中像“明天再来!”“排到隔壁窗口去!”这样的声音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医院挂号,在银行办业务,在火车站窗口购票,应该说大多数人都遇到过这类事。一到下班点,就立马暂停服务,从制度上来讲理由充分,从个人方面来说无可厚非,可偏偏从人心上论令人不快。

  笔者常想,这些窗口单位为何不在到点前及早提醒,让排队的人理性选择,而总是傲慢地耗费他人时间?比如可在窗口安装提示器,或者提前限制人数,这样既能方便自己到点下班,也不容易误了他人的事。归根结底,他们没能站到服务对象的角度看问题。

  回过头来看报道内容。先说时间,实际上是被办事员“拖”到下班前。报道显示,轮到郑先生时,办事员拿出了“请稍后”的牌子,然后拿着手机跑了出去。这一“稍后”便是半小时,时间也就到了4点53分。将心比心,服务对象毫无怨言地等待了半小时,办事员却是一分钟都不愿等,自然令人心生不满。俗话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相互理解的举动才是让众人点赞的做法,生硬无礼地拒绝自然会拉低满意度。

  再论职责。“你们不容易关我什么事?”办事员如此放话,从个人道德上来讲便已不近人情。不管他是有事也好,磨洋工也罢,服务对象正是因为等他才落得临近下班才能办理业务。而从职业道德上来看,分明就是不负责任。作为一名窗口办事员,吃的是“公家饭”,行使的是公权力,服务群众本是职责所在,公众的事怎能与你无关?即便办事员因事急需下班,也应该向服务对象好生解释,再给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会有“多一秒都不会等”之类的言论,实际上就是本位主义在作祟。“不等”是因为不愿挤占个人时间,在某些人心里,一到点就只有对下班的期待和雀跃,如此放大自己的权益,却无形中忽略了本身职责、损害了群众利益,实在是不应该。其实进门都是客,作为公职人员,把客人接待好、服务好才是须常想、常做的事,用心当好“服务员”,方是对自身角色的最佳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