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在海南提起乐东县就一个字“烂”。干群关系紧张,基层组织涣散,工作推不动。三年后,再看乐东,一个突出印象则是“变”:干部盼着抢着下基层,基层党建严又实,群众心甘情愿笑着帮着推工作。(《农民日报》10月8日)
“乱则变,变则通。”从“乱象丛生”的乐东到“政通人和”的乐东?这三年的巨变都是从这个人的到来开始——55岁的海口市政协主席调任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笔者认为从乐东之变看到了县委书记林北川如何做好“四种人”。
做政治的明白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林北川上任之后以党建为平台,在全县迅速展开了大规模的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出台了干部“新规”,对违反新规的干部,不管是谁,一律按照“新规”进行处理。“新规”的出台让乐东干部干事创业的理念得到了改变,干群关系由此得到好转,干部“走心”了,老百姓自然民心所向了。
做发展的开路人。“芝麻官,千钧重”,林北川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在改革发展攻坚之时发挥了担当精神。发展项目需要大量的经费作为保障,乐东县将镇村两级的工作经费比过去提高了近20倍,村经费由过去的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到40万元,确保了乐东县各级组织有能力有财力为老百姓办事情。
做群众的贴心人。时年55岁的林北川临危受命,到任后他晚上住的是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白天待的是老百姓常活动的场所,他善于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情民意,为群众办实事解民忧;从县委书记电视台公开检讨,到不尽责的就重拳出击,他始终以身作则,直面问题不回避,深入基层,苦干实干,做群众的贴心人。
做班子的带头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榜样是最好的说服,示范是最好的引领。地方的发展与否,关键还是在于领导干部。林北川在乐东县三年的巨变中承担起了这个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不管是在苦干实干,还是担当奉献方面,都充分体现出了一名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情怀,充分发挥了领头羊的角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