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15日起,闻名遐迩的红网红辣椒评论又创造了一个新纪录,为自己的栏目开拓了新领域。举行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这是红辣椒评论的创新。
举办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为了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学会独立思考,配合高校的新闻评论教学工作,使大学生新闻评论写作水准更上层楼,也为红辣椒评论培养新作者,发现时评新星,壮大时评队伍吧!“时评界黄埔军校”应该名副其实,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以培养新人为己任!
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欢迎广大的大学生爱好者参赛:“只要你的文章够犀利、观点够新颖、思想够深刻、逻辑够严密,我们就能让你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评论之星。当然,除了最具影响力的网络传播平台与渠道,还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奖金。总之,在这里,你只用负责提供优秀的作品,其他的一切都交给我们。”
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组织工作严密,设计的规则合理。大赛有专业评委,还有大众评委。专业评委有红辣椒佳作评选活动中的著名评委,如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评论家马少华老师;如无界传媒首席评论员、评论家廖保平老师。由成熟的评论作者自由报名参与,经组委会确认后组成大众评审团,全程参与互动点评。我毛遂自荐,自不量力,报名担任大众评审团,得到了组委会的信任,非常感激。虽然是自己找来“负担”,辛苦劳动也有滋味,有苦更有乐。
为什么要报名加入“大众评审团”?理由是高大上式的,一是自己是党员教师,虽然不是大学老师,是最基层的小学教师,但也有义务来看看大学生时评大赛,或多或少地点评一下,可能不专业,可能不到位,相信大学生朋友是不会计较的,是不会“投诉”的。二是要来学习,写了一定时间的评论,自己的思维能力退化了,记忆力下降,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时评文章,写不出新意文章,不如来读一读未来的时评家的参赛作品。三是红辣椒评论连续举行了十届研讨会,有幸参加了四届,听了专家学者的发言,参加了采风活动,非常难忘,无比感谢。红辣椒组织了这样的大赛,理所当然要支持。四是看看专业评委是怎样点评学生作品,看看大众评审团成员怎样点评,这也是一个提高“老年人素质”的好机会,活到老,要学到老,不会成老年痴呆症。
“评论之星”选拔赛举行以来,参赛者越来越多,作品数量越来越多,点评应接不暇。有时一个学生投稿好几篇,有的因不懂论坛操作规程,重复投稿了。读一篇作品要不少时间,有的要花十多分钟。我是普通的时评作者,又要工作,又要在酸葡萄时评、为先在线麻辣时评担任版主跟帖子,近来又要参加教师远程教育学习,但是,既然报名了,就要履行职责,争取多读多评。现在,我的“阅卷本”上记载了20多位参赛学生的名字。有些选手作品确实写得好,他们的语言文字基本功扎实,布局谋篇的能力出色,逻辑推理严密,对公共事件提出自己的深刻见解,让我感动,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与参赛选手互动,发现学生虚心好学,有礼貌地回复,感谢“老师”的语句很温暖,能成为这些时评新星的“老师”,也是红辣椒评论架起了桥梁的缘故。
红辣椒评论策划这一大赛,领导和编辑精心选稿,每天公布采用作品,与学生互动,还要与评委互动,他们不辞辛苦,只为激励,发现人才。田主任等编辑中秋、国庆都在值班,假日里,学生写作投稿的又多,因而,越是假日,编辑越忙。他们牺牲休息时间,为大学生朋友编织嫁妆,默默无闻,是真正的幕后英雄。在选用稿件时,他们有取有舍,权衡利弊,与评委沟通。红辣椒评论栏目采用学生作品不搞论资排辈,公平合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红辣椒评论举行“评论之星”选拔赛,一定能实现预期目的,一定能取得成功,开创新局面。参赛的大学生作者只要努力,坚持下来,一定能有收获的。期待明年的7月,我们共同庆祝伟大的收获吧!“老师”与学生相聚,喜气洋洋,永远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