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扬州炒饭”霸气刷屏。10月23日,扬州“最大份炒饭”在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后,便有媒体报道出炒饭被当作垃圾运走、被用来喂猪等消息,称此举被指责“浪费粮食”、“作秀”,随之而来的是26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表示,该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其挑战纪录无效。这结果,真让人唏嘘,更却得出一个值得深思的结论,为推广而推广要不得!
当然,推广是有其意义的。有资料显示,这次活动是由世界中国烹饪联合会、扬州市旅游局、商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主办。不难看出,此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推介美食,宣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江苏扬州这种蛋、饭、菜三种截然不同的香气混合一碗的蛋炒饭;另一方面是官方想借助“扬州炒饭”这张名片宣传城市旅游,提高城市知名度。毕竟,以“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为特色的扬州炒饭,是江苏扬州经典的汉族小吃,也是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有大量拥趸。
但是,在推介美食文化时过于利益,而忽略了文化内涵和底蕴。只单纯炒作,为刷新世界纪录,制作出一份4吨之多的大盘炒饭,既忽略了扬州炒饭“严谨、精细、讲究”的精髓,背离了中国美食素以“精雕细炒”闻名的传统手法,更糟蹋了食材,没有考虑食客的感受,就大大不可取了。该活动本意是想借食物来搭建一座人们与扬州文化、传统文化的桥梁,而结果却南辕北辙了。笔者想来,城市推广及管理亦同此理。
最后,笔者想说,美食与生活从来是分割不开的,而食物同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就像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所表达的,人们对食物的处理本质上是珍惜粮食、感恩自然的一种态度、一种情怀。美食的推广应该遵循食材的规律,深入挖掘其内涵,这既离不开厨师对食材的尊重,也离不开厨师对食客的尊重。古时尚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这也适用于现代城市的宣传及管理,不能忽略其客观规律而盲目造势,要以敬畏的态度,尊重城市的内涵和传统文化,既不能松弛懈怠不作为,也不能操之过急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