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文化育和谐》一文中指出:“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文化育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和必然要求”。正是因为深彻洞悉文化的本质和功能,习近平总书记之前在主持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也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从这样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也就是说,基层文化建设是基于人本思想的建设。
基层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要打破形式主义的文化常态。国人似乎认为文化是虚拟的,满足不了日常生活的物质需要,所以基层文化在建设时经常遇到囧态如:文化建设是国家的事,与我小居民何干,于是大街小巷麻将馆、棋牌室、酒店宾馆都设有供人们“玩”赌博的工具,而国家一直强调的文化建设不见了踪影。
基层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文化来源于生活,就要深入民心,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要,这不仅仅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而应掀起一股全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潮。
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基层文化建设,首先要尊重保护民俗。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保护民族文化独特性。坚持布局完整、突出民族风情、保障民生的原则,对民族街区进行合理改造,进一步完善社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富有“历史性”和“传承性”还具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口头于非口头的文化要加以保护与传承。
以人为本,全民参与基层文化建设,还要贴近人们日常生活。文化建设应立足群众需求,寓教于乐,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增加了专业知识。
我们的文化建设要积极适应新常态,就其本质而言要以“弘扬中国精神为担当”,就其功能而言要以“凝聚中国力量”为使命。这是我们文化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