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的“博眼球”是浮躁的“政绩观”

邵阳新闻在线2015/11/02 16:30:42 分享到

  10月26日,吉尼斯世界记录官方宣布,江苏扬州举行的“最大份炒饭”挑战活动由于存在浪费食物情况,挑战记录被判无效。有关举办方因此陷入舆论漩涡,该项活动因为道德问题、效用问题遭到众多网民和媒体的口诛笔伐。

  其实,记录有效又如何?今天扬州组织300人炒4吨多炒饭,明天哪个地方就可能组织400个人炒5吨多炒饭,这种没有文化内涵、没有创意设计、单靠砸钱和人海战术创造的中国式吉尼斯记录除了博得一些短暂的眼球外,对于提升炒饭和这个城市的品位又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呢?在不少地方,“博眼球”成为一些官员的施政思维,动辄就是要创记录、搞第一。如原湖南省交通厅党委书记、副厅长陈明宪喜欢创记录,在修矮寨悬索大桥和洞庭湖大桥时为多创造世界第一,人为设定数据,增加难度和成本。原安徽副省长王怀忠上项目都追求“高大上”,在毫州任市委书记时要建全国最大的黄牛“金三角”,在阜阳时则要建全省最大的机场、电厂,要建世界最大的动物园。

  “博眼球”的意思是引起注意,获得关注,本也无可厚非。但如果为了“博眼球”不惜巨额投入,不顾客观规律,无视道德底线,没有职业操守,则会得不偿失,事与愿违。浅薄的“博眼球”会因为“审美疲劳”而昙花一现,会因群众反感抵制使热闹变成闹腾。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官员热衷于“博眼球”?是因为不少官员害怕政绩上的“默默无闻”,想快出政绩、出大政绩的急切浮躁,是政绩“饥饿症”在做祟,有的甚至把“博眼球”作为升迁秘诀。在“第一”的风光抢眼和豪气后面,是资源、钱财的极大浪费,如矮寨大桥原预算为7亿,为创纪录耗费14亿,王怀忠上的那些大项目大都惨淡经营,有的成为烂尾工程。

  习近平多次强调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之事。要少些浅薄的“博眼球”,多些务实的“赢点赞”,需强化宗旨意识,认清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摆正大局利益和个人得失,尊重科学和民意,还要具备“功成不必在我”的豁达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