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李琳)网易新闻:“11月3日,在国家开发银行贵州省分行、贵州省教育厅及贵州省94个学生资助中心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历经3个月受理时间最终实现全部发放,贵州省共有23.57万名学生获得贷款,金额总计13.71亿元。”
中国日报网:“2015年11月2日报道,‘当一名教师,好好教孩子们,是我童年的梦想。’四川省万源市曹家乡称杆坝小学44岁的代课老师张云熬说。26年来,张云熬先后转战了近10所村小,一直都在离家乡最偏远的小学任教。每年暑假,他都要坚持到建筑工地或煤窑上打工挣钱。虽然家境清贫,但他却时不时拿一些钱来给学生买一些必需品。”
贫困学生大多数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成员众多,压力沉重难以担负学费,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是造成贫困生人数众多的根本原因。贫困生的另一大来源地是下岗职工家庭,由于他们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导致儿女的学业难以继续。这是下岗问题所造成的另一隐患。
从初中到高中共六个年段。其中大多数的贫困同学是靠学校、县团委、县妇联等有关部门采取发送补济金,设置奖学金,以及减免学费等手段来帮助同学减轻困难。其它的均由亲属或“一帮一”结对子等手段来解决。有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依然咬紧牙关刻苦学习,在校被列为补助对象的同学又大多是学习勤奋刻苦、名列前茅者。
为此,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贫困学生一直吸引着大众的关注,政府、社会机构、好心人对于贫困学生的关心和帮助,是诸多新闻报道中出现频繁的板块。中国有7000多万的贫困人口、600多个贫困县,减贫问题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短板,国家正不遗余力得想法子使贫困人口脱贫,无论是加大精准扶贫力度,还是异地搬迁扶贫,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也偏向贫困人群。而一直以来,“加强贫困人口的教育”更是脱贫的重要措施。
11月3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提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发展学前教育,鼓励普惠性幼儿园发展。完善资助方式,思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这是国家对于贫困学生受教育问题的重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家庭贫富,子女教育投入可以算是一种紧跟时代潮流的行为。如今,教育支出是一个家庭主要的支出之一。根据《建议》的政策内容,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将可以免费上高中和中职,这意味着,学费问题将不会成为寒门子弟求学路上的“绊脚石”。也就是说,一旦这项政策施行,国家将为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埋单。这无疑是为成千上万的贫困家庭送来喜讯,为贫困学子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