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贫穷的硬骨头、打赢扶贫的攻坚战,亟须把党建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抓手,将农村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
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一方面,精准扶贫需要帮在“实”处、扶在“点”上,将扶贫资金用到最贫困的农民身上,及时“输血”“供氧”;另一方面,只有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才可能变“输血”为“造血”,以“骨髓生血”的功效激活农村致富的动力。而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堡垒作用,必须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作为推进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抓细抓实,不断建强精准扶贫的攻坚堡垒,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宣传扶贫政策、甄别扶贫对象、落实扶贫项目等方面的组织推动作用。
精准扶贫,“病根”得除、“水源”更得活。基层党组织不仅要确保“精准滴灌”的扶贫资金用在“点子”上,更得深入挖掘贫困“病根”,找到永不干涸的致富“水源”。这需要党组织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将具体的党建工作融入到“开源造血”上来。同时让农民办事不出村,办好“网上”“网下”两个服务平台,及时跟进业务全程代办,以村务监督、“一事一议”等工作为重点,理顺乡村治理机制,推动“三会一课”高效规范开展,开好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收集民智,凝聚共识,强化监督,把党组织建成精准扶贫的“前哨”。
加强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选配好书记,配强班子,建设好队伍,才有精准扶贫落地落实的“主心骨”。精准扶贫的深入推进,需要农村党建“发动机”的高功效运转,呼唤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只要高举农村党建工作之“锤”,紧盯精准扶贫之“钉”,一锤接着一锤敲,自能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迈向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