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农村学校,虽然花了不少资金订报,但这些报刊,通常是发行到学校行政办公室,又止于学校行政办公室,很少有人翻阅。受网络技术的影响和冲击,很多教师从来不进行政办公室。到了年关,这些报刊又被统一卖到了废品收购站。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如此。我校每年由上级摊派征订的党报党刊和教育类报刊杂志有近20种,每种都在5份以上,总金额5万元左右。其中教育类报刊杂志是教师的专业报刊,也有1万多元。既有教育部主管的面向全国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和《人民教育》杂志;也有区域性的教育报刊和杂志,如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科教新报》,湖南省教育厅主管的《湖南教育》杂志等。
可是,据我观察,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学校的门卫室、每个行政人员的办公室和大部分老师办公室都有电脑,而且每个教师和许多学生现在又都有了智能手机,所以师生们感觉用电脑和手机上网浏览有关信息,更方便快捷,效果更好。而送进学校的报刊杂志除《湖南教育》、《科教新报》、《知识博览报》和《文萃报》等报刊还有少数教师看以外,其它的报刊杂志大多堆在印刷室里,早已成为废纸,很少有人关顾。
学校花巨资订的报刊杂志虽然有的是党报党刊与教学无关,如《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半月谈》等。但办学工作牵扯到方方面面,学校领导、教师确有必要了解国家的各项政策。当然,学校还订了教育类报刊,如《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这些教育类报刊上有教育政策的解读,有名校的办学经验,有名师的成长经历,有教育形势的最新解读,更有针对教育热点的评论等等。一报一刊在手,基本上可以了解、掌握教育形势,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教育决策奠定更稳妥的基础。
但这些教育类报刊也不会引起多少教师的高度重视了,党报党刊更是少有教师翻阅了。因为有了电脑和手机,不仅看报刊杂志的师生少之又少,而且现在学校的图书室也成为摆设了,没有新增图书,图书都已陈旧老化,学校里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图书室从未开放,也无人光临。大多数师生都喜欢用电脑和手机上网,浏览需要的信息。
网络技术给学校订阅报刊带来了很大的困惑:既然师生们都不喜欢看报刊杂志了,也没有机会关照图书室了,学校还花巨资订阅这么多的报刊杂志,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这不仅浪费了学校的经费开支,而且损失了国家资源,对纸质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冲击。实际上,如果不是上级有关部门按要求摊派到校,报刊杂志的订阅和发行工作将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为此,笔者建议,为了充分发挥党报党刊和教育报刊的积极影响和辐射作用的功能,使广大教师对于纸质媒体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每周星期二的政治学习时间和每周星期四的业务学习时间,由校长负责组织教师分别进行读党报党刊和教育报刊活动,使党和政府的教育政策深入人心,教研成果共同分享;另一方面学校或报刊杂志等纸质媒体要想方设法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有奖读报读刊活动,对党报党刊和教育报刊中的教育政策、办学经验和和教研成果等重要内容要编成有奖竞答试题,让教师们通过读报、读刊与报刊杂志编辑部互通进行有奖答题活动,从而调动广大教师读报读刊的积极性,以充分体现和发挥纸质媒体的重要价值和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