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因河北固安英才中学班级安电表,该校一千余名高中生前往县政府讨说法。学生称,10月份学校向每位学生收取1400元材料费和水电费,并在各班安装电表,没电了各班自己交。30日晚,固安县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证实,事件已平息,学校已将多收的费用退还给了学生,且已复课。
教室“安电表收费”,闻所未闻。像水电费之类,是办学的基本费用,学校肯定早就将其纳入了成本核算并体现在学费中,如今再收水电费,明显属于乱收费,侵犯了学生权益,必须予以遏制。好在该校已退回了多收的费用。但笔者认为,乱收费不能只止于清退。
如今有关部门,对乱收费的处理太轻:一般情况是将多收的退还给学生就了事;较严重的象征性地罚个款,当事人和主要领导做个检讨;特别严重的,也就是将当事人和主要领导从本单位调至另一单位。于是,人们就有了“固定思维”:只要不是个人行为,乱收点钱,关系不大,上头知道了,退还就行,充其量调个单位;要是不知道,就心安理得地收了。
这不是信口开河。从报道得知,今年9月,固安英才中学所属的小学部,曾因违规收取每名学生1060元的资料等费用被查处,教育主管部门责令英才中学立即停止违规行为,限时全额清退违规所收费用,同时要求立即整改。既然整改的要求已下,为何事隔两月,该校还会再次爆出乱收费之事?这只能说明,或是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到位,或是处理过轻。假如当时有关部门不止于做清退的处理,这次还敢胡来?
学校乱收费现象不止固安英才中学,其他学校也存在。因此,对于学校乱收费现象,不能只止于清退,当地教育部门应当深入调查、严厉追责,不能轻易“放过”学校,要让学校“吃了萝卜吐黄金”。最主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督与管理,建立完善的收费管理机制和违规处罚机制,防范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障学生权利,才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