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上门查散装汽油的警示

邵阳新闻在线2016/02/23 11:07:02 分享到

  春节期间,笔者的一个朋友圈,居然发出这样一张照片,画面上一辆摩托车边,挂着一个瓶子,内装汽油,发布者还用夸耀的口气说这是车主想办法弄到的散装汽油,实际上,发布者并不知道散装汽油在加油站是被严格管理和监控的,要加这样的散装汽油,必须有公安部门的证明,留下瓶装人的身份信息,否则就是安全隐患,是加油站的失职和车主的违章行为。(疑似在社会个体加油站得到散装汽油,或走私人交易从别人油箱边加注,因为正规加油站都严格执行了散装汽油的管理规定,绝对不会给无证明未登记的人士加注散装油料的。)

  一些企图弄点散装汽油的车主,为担心有人值班的加油站的加油员拒绝,就偷偷选择自助加油的加油站,利用现场认识的持卡车主在自助加油机前自助加油的间隙,偷偷灌装。自助加油站给不少车主带来便利,不仅省去等待时间,而且还有优惠,但如果给他人提供散装汽油的“方便”,可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麻烦。2016年2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一男子自助加油100块钱汽油之后,民警居然找上门了。不是自助加油有问题,而是加油的过程中,男子的一个行为是被禁止的——私自装了一玻璃瓶汽油。

  事情发生在杭州建国北路一加油站。监控显示,2月14日下午2点多,有一辆黑色小轿车停到了加油站自助加油机前。司机是名男子,加油前,他打开后备厢,取出了一个罐头大小的玻璃瓶,然后按照正常程序,给自己的车子加油。不过,在加油过程中,男子拔出油枪,对着玻璃瓶,装满一瓶,然后把油枪放回油箱里继续给汽车加油。男子一共加了100元汽油。完毕后,男子径直驾车离去。事后,加油站的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发现了男子的这一小动作,觉得可疑,就报警了。

  接警的是杭州潮鸣派出所,当天下午,民警就找到了加油的男子,并且找到了那个加油的玻璃瓶。男子解释说,是老母亲要洗衣物,所以在给汽车加油的时候,自己顺便装了一玻璃瓶。不过,民警表示,这样的做法是不允许的。汽油已经被列入危化品,购买零星散装汽油,必须先登记。对于男子的解释,民警做了一番调查,确认属实,考虑到男子主观上并没有恶意。所以民警对男子做了批评教育。而通过这件事,笔者也想做个提醒:购买零星散装汽油,有严格的手续,需要凭身份证,先到加油站进行登记,然后到固定的加油机上,由工作人员操作。

  某地发生公交车纵火案件后,笔者曾在《中国石化》上呼吁在全国实施散装汽油实名制和购买审批证明登记制度,就是要避免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散装汽油去干反社会和危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勾当。现在市民去市区加油站,各加油站都可看到散装汽油购买必须出示身份证的告示。市民如有买散装汽油的需求,加油站工作人员会要求购买人先登记信息,包括“购买人姓名、证件类别及号码、购买时间、购买数量、用途、联系方式以及加油员的姓名”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求提供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例如身份证、驾驶证等印有身份证号码和照片的证件,而且必须是原件。购买散装汽油,除了要实名登记,还需到加油站特定的销售机上加油。每一家加油站“专用机”的位置是不一样的,但都有监控拍照。这实际是固定证据链,便于事后追查油料的来源和提取散装汽油的人员信息。

  警察上门合适散装汽油,是加油站警觉,警方负责的表现,希望消费者不要侥幸地去违法灌装散装汽油,那样做是有静电起火危险的,也是违法的行为,一经查出,会收到法律的处罚。像上文说的朋友圈秀散装汽油塑料瓶的发布者,必须认识到散装汽油的危害性,不要再淘气地复制和重复灌装散装汽油,摩托车主携带汽油瓶等于一个携带燃烧瓶的恐怖分子,稍有不慎,还会危害自身人车安全。湖南邵东就发生过车主提铝烧水壶散装汽油搭乘代步车发生火灾被烧伤的案件;笔者在邵东一加油站见到被拒绝散装汽油的农民,以为是容器问题,回家拿来煮猪食的鼎锅再要求加油的“笑话”,实际还是散装汽油的安全规定宣传没到位,没有让消费者明白不能随意灌装散装汽油的原因。有必要加强宣传,登记+监控录像,来确保散装汽油的规范管理和安全运输,让消费者懂得安全常识,配合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