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黄山市高三女生被同班同学下春药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3月5日,该位女生在贴吧上发帖,称因自己是同性恋而被同班同学下春药,三人对其有言语侮辱。经媒体曝光后,此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舆论哗然。随后,涉事女生删去了博文,并称已经接受了涉事男生的道歉。
随后,学校依校纪校规对3名涉事男生分别给予记过或警告处分。黄山公安官方微博回应称:"调查已经结束,双方经协商达成一致,涉事同学已向当事人道歉并取得谅解,学校将根据校规对涉事学生做进一步严肃处理。"在此微博的结尾,祝愿涉事双方及其同班同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整件事情让人愤懑的有三点,第一,作为公众广泛关注的未成年人受侵害案件,为什么没有案件解释,仅仅是校规的记过或警告,公安还要祝福?未成年人保护法它难道是保护施暴者的吗?第二,最为同龄人,黄山高三女生被下药事件在网上发酵后,该名女生和部分网友贴出了学校QQ群、微信群和论坛讨论的纪录截图,有该校学生发言称,"女孩做事太绝","你(指加害者)有一个班的人在后面支持你"等,这些言论足以让受害者再次受伤。第三,这个事情它已经不是同学间的开玩笑了,它是犯罪!!!为什么去关注女孩是不是同性恋这个问题呢?不管性取向如何,不管性别如何,她仍然只是一个弱小的孩子,需要的是阳光。
曾几何时,我们也从这个年龄段走过来,班上或者学校里总有那么一群爱欺负人的孩子,而相应的总有那么几个经常被欺负的孩子。或是扔掉书包,或是堵路,或是殴打,受欺负的不敢做声,只能转学或苦等毕业。我们看过了一起又一起的校园霸凌事件,或者自己曾经经历了这样或者那样,严重或者轻微的事件。这样的事件里,施暴者,旁观呐喊者,事不关己者构成了一个畸形的行为链,施暴者以此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旁观呐喊者不愿加入施暴,却也在视觉上获得快感,更认为自己的行为根本算不上错误,而事不关己者就更加认为一切与自己无关了,反而可能因为受害者的悲呼而认为其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这样的局面究竟需要多少的积累才能造成现在的孩子们变成了如此冷漠、冷血的心性,这样的行为链真的需要打破了。
教训真的够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同样的呵护,3月8日,41家关注性少数、女性和青少年教育议题的公益组织发表联署声明,要求涉事的田家炳中学,黄山市公安公开后续措施与更多详细信息,并呼吁全社会关注校园霸凌,教育机构建立反霸凌机制,并鼓励校园霸凌受害者站出来,投诉暴力行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可是依靠他们的力量还是太小,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才能制止这样令人发指却若无其事的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