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没完成作业遭掌掴” 师德何在?

邵阳新闻在线2016/03/19 15:55:25 分享到

  昨日,一段女教师掌掴学生的视频在微信圈热转。视频中,7名学生站在教室后面的黑板前,一名女教师训斥的同时,在其中几名学生的脸上打了几巴掌。昨日上午,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此事3月17日下午发生在泾阳县姚家巷中学九年级某班,涉事教师兰某已被学校停课。(3月19日《华商报》)

  老师体罚学生时,似乎都很有理由,都是为了学生好。本案涉事兰老师也一样,“还有60多天就要中考,学生们这样的态度让我非常着急”。往往是这种功利思想作祟,使“恨铁不成钢”的老师心理失控了,忍不住打了学生。

  “学生没完成作业遭掌掴”虽属偶发个案,但反映出的个别教师师德缺失、法制观念淡漠、从教素质低下和个别学校在教师队伍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等问题不容小觑。

  教师体罚学生严重违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严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有关规定。体罚学生固然是由于个别教师师德缺失、素质不高的原因,但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影响下,一些学校把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教育的目标,不注重素质教育造成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学识,而且应有崇高的品行,即师德。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在育人中具有重要的心理导向、道德导向和价值导向作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知,师德之重要。然而,个别老师,在功利心的驱使下体罚学生,却把师德给“打碎”了。

  尽管兰老师平时都把学生当成自己孩子一样爱护,是一名高级职称教师,连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之前所带毕业班学生都比较优秀,其中还有一名学生考出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但那是“曾经”,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由此可知,师德要不断修炼。教师只有不断修炼,才能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成为真正的“优秀教师”。同时,学校要加强教师从教行为的监管制度建设和师德师风考核,强化责任追究。

  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真正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好老师,不会体罚学生,而是采取更为有效的方式去帮助学生。如果必须用体罚才能完成“教育”,那是教育者无能的一种表现。另外,教师不能总以为只是学生有错,要先反思自己,很多错误的发生都不只是单方面的。只有真正做到爱学生、爱事业,才能肩负起教育的重任,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