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六一”不能拘泥于“文艺汇演”一种形式

邵阳新闻在线2016/05/30 09:32:16 分享到

  六一儿童节快来了,很多学校都在排练文艺节目。蒲公英评论有作者质疑,把孩子当作机器人般地操纵,单调、重复、枯燥的排练,这样的文艺汇演能够让孩子体会多少快乐?那些不喜欢文艺表演的孩子,又该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有多少庆祝方式违背了儿童的意愿?请结合你的观察和经历,谈谈看法。

  每当“六一”国际儿童节的时候,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欢度着自己的节日。那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歌声,都充满了幸福和快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六一”节的来历,是因为当年在确定儿童节的时候,世界上有无数的少年儿童在战争中被夺去了幼小的生命。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六一”国际儿童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作出决定,规定6月1日为新中国的儿童节,同时宣布废除旧中国国民党政府1931起实行的4月4日为儿童节的规定。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全国少年儿童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欢庆自己的节日。许多公共娱乐场所特地为孩子们免费开放,各机关、团体、企业在这天还向本单位职工的子女和幼儿园的小朋友馈赠礼物,这是孩子们最愉快的一天。

  目前,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儿童的未来,保护儿童的权益。联合国1990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我国是参与制定国和签约国之一。在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同一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对维护少年儿童的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切实保障儿童健康成长,中国立法、司法、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分别设有负责妇女儿童保障的立法和监督机构。国务院下设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和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儿童权益的保障工作,为儿童办实事。

  由此可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这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各种权益,不因贫困而辍学,不被伤害而设立的节日,是让儿童快乐幸福的节日!

  可是,最近几年来,每当“六一”儿童节快要来临时,我国的很多学校都要努力排练文艺节目。一些幼儿园为了迎接“六一”文艺汇演,甚至提前一个月就开始排练节目了,从孩子、老师到家长,都在为“六一”儿童节努力准备精彩的节目而忙碌,目的是为了取悦大人,讨好家长和老师,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让孩子们在“六一”文艺汇演中能够荣获大奖,这不仅让不少教师累得筋疲力尽,而且影响了孩子家长在单位的正常工作。更糟糕的是,学校无休止的节目排练,把孩子当做机器人般地操纵,单调、重复、枯燥,这样的文艺汇演究竟能给孩子带来多少欢乐呢?

  为此,笔者认为,孩子的天性是好玩好动,新鲜感强,求知欲望大,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参与其中,必须把节日还给孩子们,让孩子们自己做主,即使要搞“六一文艺汇演”也要保证孩子们自己是演出的主角,给予所有孩子参与的机会,还要确保演出的娱乐性。使孩子们在“六一”儿童节不仅过得轻松快乐,而且过得很有意义。所以,庆“六一”不能拘泥于“文艺汇演”一种形式。

  一方面在学校里,除了办文艺演出,让小朋友们自编自演一些节目以外,老师还可以策划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巧嘴儿比赛。通过开展比赛,促进幼儿爱说、会说、敢说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大胆展现自我的精神面貌。可以组织班上的孩子们搞一次娱乐活动,在活动中,让老师先说几句开心的话,比如:“同学们,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六一儿童节,现在,让我们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来快快乐乐的过这一个六一吧!”并找一个人报幕,班里的同学报名唱歌、跳舞......再就是做游戏,让同学们想做什么游戏就做什么游戏;也可以组织幼儿故事、童话剧表演赛。通过参加幼儿故事、童话剧的表演,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表现力。还可以组织巧手儿比赛。通过举行剪纸、环保时装设计和制作比赛,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及环保创新意识。例如,由老师们负责组织一次剪纸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双手剪下五个大字:“六一儿童节”。

  另一方面儿童节是孩子的节日,如何让孩子们在自己节日里尽情的玩耍,是每个家长所希望的,也是很为难的,不知道该怎样给自己的孩子过儿童节,成为很多父母的难题,在家里,父母陪孩子过儿童节的方式方法很多。

  一是学做一件事。就像是在《爸爸去哪儿》中,有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都非常有意义,可以锻炼孩子的能力,增进亲子的感情。任务也可以很简单,比如让孩子自己去菜市场买食材,跟菜贩讲价,然后学做一道简单的菜(包饺子之类),锻炼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二是投其所好。比如小孩喜欢科比,可以考虑送一套科比的球衣。有些小孩自己已经有计划,比如想去哪个公园,就能直接带着去公园就行了。小孩子一般都是吃货,可以领小孩去吃顿大餐。现在有些小孩喜欢跟自己的同学一起过,那就省了当家长的事了。总之在能力范围内,可以满足小孩的愿望。

  三是送礼物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购物,可以去商场、超市,选择心仪的产品。比如童装、玩具、少儿图书、影碟等。

  四是如果从孩子角度考虑,建议去一些游戏性强的地方,或者干脆就带孩子去喜欢的地方玩玩,既开心又长见识,让他们的心情轻松快乐。例如,有条件的最好由父母(或其中一方)带小朋友出去野炊,郊游等等,但是千万别让孩子面临危险。选择最多的可能是逛公园、动物园、游乐场等。

  五是如果孩子喜欢运动,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体育运动,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舞、跆拳道都是不错的选择。但过节公共场所人多,一定要注意安全。

  六是知识是人类成长的阶梯,如果从大人的角度考虑,可以送孩子一本有意义的书,看一部有意义的电影,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参观,让孩子在学习中成长。例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都是畅游知识海洋的好机会。

  七是有条件的可以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比如去孤儿院、聋哑学校、敬老院等,让孩子受到教育,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八是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小学的最后一个六一,可以给同学发一条信息,做一个贺卡,和同学谈一次心,一起拍照留念。

  总之,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给所有儿童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一直是世界各国努力的目标,一年一度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就是专门为儿童们设立的节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6月1日定为儿童的节日,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在欧美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往往很少举行社会公众性的庆祝活动。例如,巴西的儿童节在8月15日,这一天正好也是巴西的“全国防疫日”。所以,每到这个日子,各地的医生们都要为孩子们看病,还要给5岁以下的儿童注射预防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表明政府十分关心儿童的健康。7月23日是印度尼西亚的儿童节,家境好的儿童上游乐场、逛商城;贫苦的孩子却依然要帮助家里打工挣钱。印尼目前有1170万适龄儿童失学。在中国,由于儿童福利制度尚未完善,还有数以千万计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每年也还有新的脆弱儿童因家庭变故而陷入困境,他们有的甚至吃不饱饭、无人照顾。这些贫困儿童都是联合国共同关注和救济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