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幽灵车”,是指司机接单后,没有联系乘客、也没有车来接乘客,但行程却很快开始又很快结束,乘客被莫名扣款。
说白了就是“刷单”。这些“幽灵车”司机主要用于接刷单客自己发出的单子,直接套取平台的奖励和优惠券。这种种迹象都暴露出平台的审核机制漏洞,再一次说明网约车平台审核身份形同虚设。虽然涉事的优步官方已经回应:优步将通过技术打击刷单行为,同时积极收集各类证据,转交公安部门,将不法分子绳之于法,以确保平台的公平、公正,充分保障乘客和司机的利益。但是,怎样才能保障网约车主们的合法权益,让“幽灵车”、“僵尸专车”无法重见天日,还需各部门多举并措,齐抓共赢。
首先,打车软件企业要不断完善技术,如有专家建议,针对“幽灵车”这种情况,在技术上设置一个功能,让乘客确认自己已经上车,就可以防范自动扣钱。
其次,相关交管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严格约束从业者的行为。如即将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网约车应“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应急报警装置”,可一定程度上防范司机刷单。
再次,相关执法部门要打击恶意刷单的违法行为,将刷单的次数考虑在内,并将数额较少的刷单行为列入个人信用档案,让司机认识到刷单触犯了法律,而不是简单地钻了政策的空子,对司机的恶意刷单行为能够形成有效的约束。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主识别。城市居民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要认真选择安全的打车软件,高标准的服务平台,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申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