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遴选现象看本质

邵阳新闻在线2016/12/21 10:00:34 分享到

遴选,是公务员队伍内部竞争性的转任和选拔方式,是在公务员队伍中“二次择优”的一项制度创新,通过建立起纵向跨机关层级、横向跨部门(系统)的纵横交错形式,实现选人用人的最优化。(百度百科)

遴选考试是公务员体制内的招考。近年来,遴选考试越来越常态化,通常省级每年组织1-2次统一招考,各级各部门也可以根据需要不定期组织考试。“逢进必考”的选拔机制,遏制了“跑关系”、“善钻营”的现象,为上级机关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基层干部。但由于个别地区违规操作,个别考生落榜后心生愤懑,抑或是上岸者不适应新职位,遴选考试开始“招黑”,类似“遴选不公平”、“遴选太难”、“遴选上去没有用”等吐槽言论不在少数。好与不好,都是遴选考试的表面现象,数次亲历之后方有发言权。

统一性与自主性并存。各单位将用人需求报给组织部后,集中的遴选考试由组织、人社系统牵头,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录用,从启用试题到批阅试卷再到抽调考官,整个过程严格按规矩统一进行,报考业务岗位的考生同样需要过笔试第一关,接受政策理论水平的检测。当然,为确保选拔对象更好地契合单位需求,用人单位可在统一考试后安排业务测试,对于单独招考的遴选考试,用人单位还可抽调一定数量经验丰富的委室负责人担任考官,自主选拔与岗位匹配的优秀人才,实现统一招考下的自主选择。

规范化与人性化并行。近日,某地遴选面试考场3名考生因化妆迟到5分钟被拒之门外。消息既出,引发热烈讨论:有的认为考生希望修饰外形给考官留下好印象迟到情有可原;有的认为遴选考试规则过于严苛死板,断送考生的希望;有的则认为遴选考试突出“严”字才是对所有考生的公平。考生渴望上岸,注重平时积累抑或是临场发挥,注重增加内才抑或是修饰外形,都表明了考生对遴选考试的重视。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些地方推出了遴选办法,笔试、面试前及时发布了招考公告和考试需知,其上注明的时间节点、所需物品、注意事项都在提醒考生思虑周全、准备完备。考试组织单位还会在考点张贴考试规则,组织考生一起学习,规定工作人员在辖区范围内走动,提醒考生不要透露个人信息,实行异地保密抽调面试官,确保对所有考生一视同仁。同时,通常考场会提供饮用水、早中餐、必备药品,张贴“放松心态,考出优异的成绩”等暖心提示语,工作人员全程陪同,随时解决考生遇到的问题,实现考试严苛规则下的人性发散。

硬实力与善发挥并重。尽管我们会听到身边一些上岸的考生说“裸考”、“运气好”,但不可否认硬实力、真本事是遴选考试必备的品质。遴选考试考查的知识多、范围广、内容细,“临时抱佛脚”、“裸考”一般来说是行不通的,但对于这种没有复习范围,没有复习方向,没有复习资料的考试,日常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像考试中出现的精准扶贫、乡镇区域规划、“两学一做”、小官贪腐、干部任用等内容都是时下很热门的一些话题,有些在平时工作中就时时能碰到,所以踏实干好工作也是准备遴选考试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关心时事、注重思考、勤于动笔都是我们考生应具备的素质。当然,好的实力需要发挥好才能达到最终目的。“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不行,“平时厉害,考时筐瓢”也不行,所以遴选考试需要有一个好心态、一副好口才、一次好表演,自信上场、从容应考方可满载而归。

有人议论遴选考试,有人对遴选考试讳莫如深。透过遴选表面现象看本质,其实,不过是一场考试,一场注重基层导向、注重高效公平、注重均衡发展的考试,应考者调整心态、积极备考、正常发挥,方可脱颖而出。(颜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