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部等36个部门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对十种情形的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3个方面26项联合惩戒措施,限制失信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融资、部分高消费、享受优惠政策等行为。交通部表示,未来将加强寄递物流、网约车出行等重点领域的信用工作。
治理超限超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位入手治理。受现行法律法规等因素的制约,单以行政处罚为主的管理手段,威慑力有限,无法真正有效治理超限超载乱象。而《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的出台,意义恰恰在于和信用机制相挂钩,运用了信用手段惩戒,对巩固和扩大联合治超成果极具意义。
重点在联动。多部门层层合作,级级推进, 形成联动。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权力互通的处理平台,破除部门壁垒,齐心协力共同治超。当然必须明确部门权责,避免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责任主体,既运用市场手段,限制其市场准入、运营;也运用政策手段,不予政策优惠、合作;多样化的治理手段,目的在于提高超限超载的违规违法成本,形成震慑,让超限超载责任主体不愿违,不敢违。
关键在落实。只有着力抓好《备忘录》落实落地工作,准确界定严重违法失信责任主体名单,划清《备忘录》使用范围,及时向社会群体公布信息。处之以据,罚之以理,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检查、复核力度,同时做好信用修复、异议处理等后续工作。让守规者顺,违规者逆。(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