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浅情深和心灵清闲

邵阳新闻在线2017/05/02 11:29:13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也成为牵动人心的时代命题。更是我党凝聚民心和兴党兴国的头等大事。我在深学践悟、细思笃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的一系列讲话之后,我想起了我的好友“老吉”的人生轨迹:从穿开裆裤开始,“老吉”就是我的玩伴,自上小学开始,他一直是我的班长,大学毕业后1985年,他当上了我县的县委书记。他出门见人,不管这人待他如何,他都像宾客一样对待他,过春节他首先到对他有意见,甚至骂过他的人家拜年。在任县委书记时,他经常警告广大干部说:“谁做了对不起群众的事,我就对不起谁!”在争论儒家文化时,我说“《论语》是奴役人性的。”他纠正我说:“《论语》是经典,是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是通向生命真谛最快捷最明媚的大路,要遵循。如一旦叛道,风险指数会立马飙升。”他还说过:“人生的终极追求是心灵清闲。”看他当年是多么的欲浅情深,心灵清闲啊!

没有想到他当了地委书记后会受贿数千万元,被判刑15年,他没有灵魂自由了。原本怀着理想抱负的他,后来为什么腐败了呢?首因,他对党规党纪失去了敬畏和坚守。再因,他在权利膨胀和嗜欲诱惑效应的影响下,对贪占别人的东西,不仅不以为耻,反而习以为常。人如果不知廉耻,就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人陷入了“非理性思维”,心理发展到了“自动化”的下意识行为。他便不再受自我道德谴责了,进而坠入腐败深渊。从网上看到他住居的那阔绰的小洋楼及化大价钱,用公款,从他老家请来一位厨师和两位佣人专门伺候他。可知他在生理上确实比当县委书记时清闲多了,而心灵却不清闲了,变成了一个欲深情浅的人。

所谓心灵清闲,就是放下得失,看轻进退,让心灵处于一种闲适、宁静、无牵无挂、自由行进的姿态中,就像天上的白云一样飘洒自如。心灵清闲,意义非凡:一是能让人自省,使我们知道自己作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二是使我们的灵魂放松,不经意间激发出潜能与创造性。三是关系到一个人的学养格局。

处世灵动贵在“欲浅”。将欲浅尝即止用于争名逐利,便可有超然物外的洒脱。在世事纷繁能做到:够用就好,见好就收,有了这灵动之欲浅,便能从名利的泥沼中拔足,还自己一片云淡风轻的超然。能欲浅尝即止了,也就活得轻松自在了。若诱惑太多,利欲熏心,物质欲望没有节制,无所不为,就是“人化于物”了 ,人被名利层层锢绑,或被牵着鼻子走,如陷足泥沼,越陷越深,难于自拔,心灵不清闲,哪还有心灵自由!

做人精彩贵在“情深”。将情深厚谊用于同人交往,便可有,心有灵犀默契的人缘关系。在人来人往中,倘若能真诚交互,襟怀敞开,有了这内心涌动的“情深”,心灵清闲了,才有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知己和亲人。只有不以功利得失作为行为标准的人,才不至于迷失器物之变和时尚之易,心灵才能清闲,人生方能绽放出美好而高尚之光。

浅尝即止,情意深厚。这一浅一深,是人生之大智慧,如一泓静水,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有着深广天地。只有用欲浅情深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才容易获得世欲的成功和心灵的自由。只有心灵清闲,所创造的物才具有客观的永恒价值,其主要构成才不带有虚拟性或指代性。功利心这东西是没有止境的,住了别墅还想庄园,坐了名车还希望拥有私人飞机,我们的心灵就不会有宁静、平和的深刻。只有给物质的追逐划一根欲浅情深的底线,超越这个底线便立即按停止键,我们的心灵才可以清闲下来,一个人才能活得清身洁己的惬意。

近日我到牢房探望老吉时,他对我说:“我忘了做共产党员的初心,为了满足私欲,不择手段地追逐财富,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不仅有着相当的虚拟性,而且由于远远脱离生命本体而显出了十足的荒谬。财富是人类生活所需的物质积累,一旦超越了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基本需求,对于人也只剩下了符号的作用。而且财富因为其不可长期保存的特征,使之成为相对价值而不是绝对价值,就个体而言,只能是一闪而过性的。从今后我要重拾世道人心而回归理性,回归正道。做个欲浅情深,心灵清闲的人。”

湖南省邵阳市公用事业局  姜志敏

电话:0739-533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