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账,是一个人们非常熟悉的“词眼”,也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事情。俗话说“人人心中有本账”、“亲兄弟,明算账”等等。一般来说,算账既是财会领域的事,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
算账问题,学问很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领导干部:他们虽然懂得算账,却只会算小账,不会算大账;只会算个人账,不会算大局和群众账;只会算眼前账,不会算长远账,其结果是影响发展、贻误事业。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算“账”的好坏,关系着决策的正误、工作的成效,也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深化改革,各级领导干部就要学会“算账”,学会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权衡而作出正确抉择。
改革要学会“算账”,习近平说同志说:“改革就要对权力和利益进行调整。要引导大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力和利益问题,服从改革大局。要善于算大账、总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地方账、部门账、眼前账,更不能为了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为了暂时利益损害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账”有大小,何谓“大”,何谓“小”。凡事关民生者为“大”,事关个人者为“小”。 我们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民利是大利。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就是大事。我们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关注“大利”,能够为“大利”而舍“小利”。始终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算账,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使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都让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账”有长短,何谓“长”,何谓“短”。凡事关长远者为“长”,事关眼前者为“短”。 我们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深化改革的长远目标。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须着眼于打基础、谋长远,立长效机制、收长效之功。千万不能心态浮躁、急功近利,只讲“门面工程”,不求长远发展,更不能“东打一枪西放一炮”,或标新立异,或见利忘义,走一任就撂下“烂尾工程”“豆腐渣工程”,改革发展经不起这种折腾、耽误。
“算账”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在深化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应当着眼于大局,着眼于宏观,着眼于全面,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发展,为中国强盛而努力,为人民幸福而奋斗。(文/肖大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