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基层 依法行政

邵阳新闻在线2017/08/22 09:37:55 分享到

为全面总结、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和辉煌成就,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从8月18日起播放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8月20日晚间播出了第三集——《依法行政》。

两千多年前,商鞅推行一系列新法令,助力秦国富国强兵。“徙木立信”体现了法律的权威和制度的诚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执行,对于施政治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法治政府的核心内涵是依法行政,确保权力行使不能恣意、任性。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政府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向社会公开权力清单,就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公众知道政府的权力边界,让权力真正在阳光下运行。

史载,明太祖朱元璋曾向大臣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最快活?众人各抒己见,都不能令朱元璋满意,这时,一名叫万钢的官员奏道:畏法度的人最快活。原来,世上最快活的人,不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土豪,亦非手握重权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而是敬畏法度者。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者,如何将法律法规体现到日常的工作中,切实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在其范围内执行权力、办事,自主践行依法行政,就需要我们立足基层,从实际出发。

首先是要加强理论学习,熟练掌握各类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在基层,每天需要与老百姓面对面地交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往往一个问题会牵涉许多方面的法律法规,然而现实情况是,基层干部不是每个都是法学专业毕业的,对法律法规掌握的也不足,这就需要基层工作者不断加强学习,对自己专职方面的法律法规要能熟悉,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如国土部门就必须熟悉国土资源法、安监部门就必须学习安全生产法、档案部门就必须熟悉档案法等,只有通晓了本行业的法律,依法行政才有可能实施。

其次是切实履行依法行政,避免出现情大于法。基层工作是与老百姓有直接接触的工作,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的亲戚、朋友及熟人。这时,就是考验我们干部党性原则的时候,有些同志讲人情、讲关系,置法律于不顾,这就严重违背了法治精神,法律也就失去了约束力,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所以必须杜绝情大于法,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

再次是增强党性修养,正确处理党与法的关系。依法行政,还要能够正确处理还党纪与法律的关系,有些同志认为,党纪与法律是矛盾的,对于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比较矛盾。“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础。”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统一于人民利益福祉这一最高目标之下。党在宪法与法律的规定下工作,所有的基层干部都必须遵守法律,依法行政。

最后要立足基层实践,将依法行政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平时接待的都是普通的老百姓,破解群众矛盾、化解群众纠纷、实现社会稳定是干部每天面临的问题。依法行政不但让基层治理进入和谐、规范的轨道,还实现了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实现依法依规办事等。同时,基层工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要立足基层实践,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多为群众谋福利,让弱势群体也能感受到公平、公正和更多的获得感。(刘玉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