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牛迎检”谁之过

邵阳新闻在线2018/07/25 09:58:43 分享到

近日,人民论坛网一篇名为《扶贫视察上演“租牛迎检”闹剧…细数扶贫中的四大怪象》的文章,引起众多的关注,怪象之一便是“租牛迎检”,该养殖场本是作为发展产业先进典型作为观摩对象,可是却发现大多数黄牛是租借来的,徒有其名。这场闹剧的背后不禁引人深思,政府本身也需反省。

精准扶贫关键在产业扶贫,大多数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是缺少技术,没能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各地越来越重视产业扶贫,要求各村成立扶贫专业合作社,覆盖全体贫困户,制定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扶贫作为贫困户增收的主要来源,为了鼓励贫困户参与产业,出台制定了很多奖补政策。可以说顶层设计是科学合理的,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却急功冒进,在没有经过仔细调查了解后,就发动贫困户养猪、养鸡、养鸭、种菜等,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贫困户一窝蜂的养殖、种植同类东西,造成供过于求,市场无法一下子消化,贫困户手里的农产品卖不掉或者贱卖,严重挫伤了贫困户的积极性,更加损害了政府的威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消化贫困户手中的农产品,要求各单位以工会的名义进行购买,这些以政策兜底的农产品犹如无根之树,一旦失去政策的支持的将会彻底失败。

要彻底铲除以上怪象,还需领导干部下足绣花功夫。俗语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发展产业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政府不能过多的干预参与,只能引导,给贫困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要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做到因村制策、因户施策,再全盘统筹考虑,分区域分片分村发展不同的产业,形成产业链,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要多发展一些群众感兴趣的“脱贫果”、“摇钱树”,如柑橘、油茶、核桃等产业,要多做一些“前人栽树”利民的好事情,这样才能扶到根上。

诚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重要的是人去实施,最关键的就是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以扎实的作风带领贫困户真心实意发展产业,要切实俯下身子,多到田间地头转转,多到农户家中走动,从行动和感情上和群众打成一片,拒绝“快门式”扶贫,切实转变为了扶贫而扶贫的作风,把扶贫当成作秀,要真心实意和贫困户结对子,真正把贫困户脱贫作为一件实事来做,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梁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