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信息化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信息化工作已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工作,保持党员先进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而目前党员教育信息化还存在主动性不强、形式单一、信息化媒体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加强党员教育信息化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健全机制是基础。完善制度与健全机制是加强信息化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创新的基础。一方面完善考核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行党员信息化教育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党员干部责任,建立目标明确、指标合理、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职责分明、分级管理、分工协调的工作机制,促使广大党员用好、管好党建网站,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建立农村党员教育经费保障制度,拓宽党员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在党费的使用上要重点向党员教育倾斜,多渠道地完善党员教育保障机制。
创新教育形式,丰富学习内容。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可采用集体学习研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开展。不要局限于以会代训,也可多邀请先进模范人物传授经验做法。培训场地不要局限于会议室,可在爱国主义、廉政警示教育基地、科技示范基地等场地开展实地教育培训。学习内容也可更加丰富,多学能够用的上的知识。红星云等网上平台也要考虑到农村党员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多推送通俗易懂的文章,让更多的党员同志能从中学到党的相关政策知识。
强化思想教育,把被动学改为主动学。做好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宣传推广工作,让党员同志从思想上提高对教育培训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仰,强化“四个意识”。增强党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代信息传媒的作用。实现信息资源整合是节约教育成本、优化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要充分调动一切信息网络资源,强化各级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采取课堂传授和实际操作演练的方式,切实提高其业务技能。要充分利用现有远教站点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手机短信平台等媒体作为党员教育阵地,让党员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体差异的限制,时时处处都能接受党的教育。(杨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