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的一周年里,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导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字方针做文章,与亿万农民一同凝心聚力,为共同筑就好乡村振兴这幅宏伟蓝图而努力奋斗。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作为乡村实体经济的核心,产业发展是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坚实保障。而产业兴旺就是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前提下,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现代农业为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农村实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动能。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乡村振兴不仅要百姓富,还要生态美”。守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农村的生产、生活与生态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我们必须要尊重规律、保护环境,大力发展乡村生态经济,让广大农民在宜居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生态效益。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良好的乡风是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是维系农情、乡情、亲情的重要纽带,也是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精神支持。乡风文明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广大农民不仅“留得住青山绿水”,而且“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农村稳定是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加强乡村治理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治理有效就是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道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系。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活富裕就是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让广大农民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要振兴乡村,使农业强大、农村美丽、农民富裕。要让亿万农民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