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爱古玩收藏,邵阳六旬老人把爱好做成了事业

云邵阳客户端2019/02/27 17:42:06 分享到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贻贵

“我从小就喜欢收藏,后来也一直从事古玩收藏,收藏改变了我的生活。”2月26日下午,在朱安清家中的收藏室内,他一边展示心爱的“宝贝”,一边饶有兴趣地介绍着。

朱安清今年67岁,市宝庆收藏协会会长。8岁时,在哥哥的影响下,朱安清爱上了古玩收藏。朱安清的哥哥从小爱好收藏,母亲给兄弟俩每天两毛零花钱,哥哥省吃俭用,用于收藏邮票、连环画和玩具。在朱安清眼中,哥哥宁愿少吃少穿,也要把积攒下来的钱用于购买藏品。“虽然藏品是我们两弟兄共有,但我只有看的份。”说起收藏往事,朱安清忍不住笑了。

玻璃展柜里,各种藏品令人眼花缭乱

哥哥上中学后,把兴趣转移到打球、音乐上,不再搞收藏了。于是,朱安清就顺理成章,直接全盘“接手”哥哥的藏品。从此,他正式开始了他的古玩收藏之路。1982年,朱安清失去了工作,这让朱安清的生活陷入困境。

离职后,他拎着挎包、背着照相机,行走在乡间农村,靠给乡亲们拍照维持生计。他一边给乡亲们拍照,一边还忙着收藏古玩。“乡亲们把钱币卖给我,有些乡亲送给我,我就不收他们拍照钱了。”乡亲们口口相传,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把家中无用的钱币“卖”给朱安清。

窗花板上面雕刻出的人物、动物形象生动逼真

做了8年摄影师后,朱安清走上了经商之路,他卖过卤菜、开过餐馆。由于头脑灵活、经营有方,朱安清赚了不少钱,手头逐渐宽裕了。1988年,他认识了收藏爱好者唐百祥,通过接触得知他从刻钢笔字转行做古玩收藏后,手头有了多余闲钱,这更坚定了朱安清走上收藏之路的信心和决心。

收藏古玩,珍藏记忆。朱安清说,收藏是一门学问,越学越深奥,越钻越有意思。朱安清收藏室的玻璃展柜里,摆满了各种铜锁、勋章、胸章、像章等,橱柜里和桌上陈列着瓷器、钱币、窗花板、洞口墨晶石雕等各类古玩和老物件,给人一种浓厚的历史沧桑感。“这些大都是从古玩市场收来的,只要是看上眼的,我就买回来。”为此,朱安清常年辗转于北京、广州、长沙、上海等地,用“以藏养藏”的方式,寻找流落在民间的“宝贝”。

瓷器和宝庆竹刻,朱安清也有收藏

收集之路有苦也有甜,更多的还是收获心爱之物的喜悦。说着,朱安清从一个包裹多层的盒子里取出他收藏多年的洞口墨晶石雕作品《九龙戏珠》。这件藏品是他于2003年从隆回一个收藏爱好者手中,花了6万元购得的。“这是洞口墨晶石雕刻老艺人雷桂云的作品,曾于1957年在湖南省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首次展出,并入展同年举行的首届广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获得高度赞誉。它采用三层镂空精雕,雕刻的九条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朱安清得意地说。

洞口墨晶石雕作品《九龙戏珠》

朱安清收藏的众多古玩中,以钱币居多,有4000多枚。朱安清说,让他引以自豪的是,是他收藏的折三型铁钱“宝庆元宝”。“宝庆元宝”铸造于宋理宗年间,因存世量不大,十分罕见。2018年5月18日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他将我市目前为止保存完好的唯一一枚“宝庆元宝”捐赠给市博物馆,被认定为国家三级文物。除了捐赠的这件文物,他还捐赠了一把瓷茶壶、38颗抗战时期的步枪子弹和16把太师椅。

在朱安清的影响下,我市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收藏,越来越多的历史文物被大家所珍藏。由朱安清带头打造的西湖桥古玩文化收藏市场,如今已小有名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收藏爱好者前来“淘宝”交易。

洞口墨晶石雕作品《齐天大圣》形神兼备

银元等钱币是朱安清收藏的“主打藏品”

朱安清收藏的帽筒

朱安清展示他收藏的洞口墨晶石雕《齐天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