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满映天华——记“邵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易天华

云邵阳客户端2019/05/09 17:33:05 分享到

通讯员  周志斌 

4月30日,共青团邵阳市委在市委大礼堂举行“五四运动”100周年纪念大会,会上表彰了一批奋斗在全市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易天华,被授予“邵阳青年五四奖章”。

中等偏瘦的个子,俊朗儒雅的外表,很难让人联想到,他是一名从事临床医疗工作9年的医生。自2010年毕业后,易天华就一直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工作:先后主持开展邵阳市领先水平手术15项,为邵阳地区耳鼻喉头颈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业精于勤  妙手回春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医生,易天华始终把终生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他先后主持了“人工听骨在中耳炎听力重建”“人工耳蜗在先天性耳聋患儿中的应用”等多项省、市重大课题。其中,“人工耳蜗在先天性耳聋患儿中的应用”获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注重医学理论上的创新,先后在国内重要医学理论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

刻苦钻研,让易天华的医术水平突飞猛进,对相关领域的常见病乃至疑难杂症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邵阳市拥有一大批“粉丝”。

2017年,一名老年女患者因顽固梅尼埃病眩晕频繁发作,平均2至3天就大发作一次,每天小发作数次。大多数时候只能躺卧在床。跑了多家医院就诊治疗,均疗效不佳。

后来经人介绍到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易天华凭借过硬技术,为其顺利实施内淋巴囊减压手术。术后恢复良好。这是邵阳市最先开展的眩晕外科手术,易天华是邵阳市目前唯一开展眩晕外科手术的医生,展示了高超的医术水平。

医者仁心  春风化雨

自2003年踏进医学院大门以来,易天华始终把“医乃仁术,无德不立”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对患者始终怀着一颗真心。

2015年,易天华曾经收治一个鼻息肉病人。这是一个来自乡下的老人,家境艰难。在做完手术后,他偶然发现老人蹲在交费大厅的一个角落里,独自发愁。出于医生的职业敏感,他赶忙上前询问,原来患者因为手术花掉了所有积蓄,现在不仅买不起回家的车票,而且吃不起一顿饭。

易天华知悉情况后,赶忙帮老人从医院食堂打上一份热乎饭,又给了老人200元钱让老人买票,并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老人,叮嘱老人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或者需要帮助就给他打电话。老人激动得反反复复地说着“谢谢,谢谢!”

清廉律己  高风亮节

作为一名医生,易天华始终把从严律己作为从医之基。由于医技高超,很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为了挂上号或感谢,经常有患者或家属送红包,可易天华总是婉拒。易天华用他朴实的职业操守,树立了新时期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德医风。

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带着孙儿来找易天华做手术,老人为了让孙儿尽早康复,在手术前给易天华送了两次红包,都被他婉拒了。手术成功后,老人为了感谢易天华,坚持送红包给他,还是被他退回。最后临近出院时,老人固执地又将红包送了来。万般无奈之下,易天华将红包退还给他孙儿,委托他回去后转交爷爷。老人非常感动,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最后只好请人做了一面锦旗,上绣“妙手回春,医者楷模”八个字,和全家人一起郑重地送到易天华科室。老人对他竖起大拇指说:“患者需要你这样医术好又清廉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