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为民服务最前沿

邵阳新闻在线2019/07/01 09:05:00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弘扬长征精神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的讲话中说“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经过在遵义为期5天的紧张学习,通过现场教学与现场讲解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体验相结合等方式,来自邵阳的学员们经历了一次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洗礼、党性上的锤炼;领会了革命传统精髓,坚定了理想信念、磨砺了意志品格、提升了思想境界。这是一次形象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修养教育。

一、净化心灵,唤醒初心

初到遵义,我就深切地感受到,遵义已经成为一种精神的化身。开班仪式上,穿上红军服一起奏唱国歌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暖流涌上心头,汹涌澎湃!韦生彬教授的专题教学《遵义会议与遵义会议精神》,使学员们进一步领会到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革命从最艰难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从最困苦走向强大,遵义记载了这段历史,也铸就了永放光芒的遵义精神。

在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碑前,聆听讲解时,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冲撞着我内心,这股力量唤醒初心,让人不再徬徨、斗志倍增、信念更坚定。让我们坚信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

我们的初心是什么?是实现自我的价值,是把青春和热情奉献在基层事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发挥微薄力量,是把自我的理想目标融入民族复兴大业,是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到最好最优。

二、点燃信仰,牢记使命

沿着“红军长征”这条主线,我们重温了“四渡赤水、苟坝会议、娄山关战役、遵义会议”等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在纪念馆,一张张泛黄的红星报,一双双破旧的草鞋,一件件缝了又补的旧棉袄,一支支锈迹斑斑的枪支……让大家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学员们被无数革命先烈在长征中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的奉献精神深深震撼。我们走过的每一个纪念馆,看到的每一张照片,读到的每一段文字,听过的每一段历史,让大家的心灵深受触动,精神得以升华。

“当年经历枪林弹雨,我没有流过眼泪。刚才看大会,我是真感动得落泪了!”黑龙江省北安市87岁的老战士费红彦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他心潮澎湃,“打仗的时候为啥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就是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经过本次活动的教育和洗礼,我充分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和发扬遵义精神,牢记使命,做一名“信念坚定、忠诚干净”的优秀共产党员。

三、赤心为民,担当作为

娄山关大捷的硝烟已融入岁月的年轮,但英雄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娄山之巅。我们实地深入战地遗址,身临其境感受80多年前娄山关这场生死攸关的激战,体验“苍山如海、残阳如雪”的雄壮气魄。在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讲解员关于《“红军菩萨”的启示》的现场教学,使学员们了解到红军在战争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以及军民一家亲的革命传统。被遵义百姓称为“红军菩萨”的红军卫生员龙思泉,在救治部队伤病员外,还义务为十里八乡的妇女、孩子看病,牺牲时就是因为外出就诊错过了部队的撤离,最终遭遇敌人倒在血泊中,年仅十八岁。百姓深感其恩,不顾敌人威胁为其建坟立碑,这便是红军坟的由来。风雨沧桑,“红军菩萨”的故事,让在场的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性教育现场教学专题培训虽已结束,但那些烙印在思想里的红色记忆不会消散,特别是遵义会议体现出的信念坚定、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敢创新路等精神,在新时代依然绽放光芒。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长征路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今后,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把初心和使命镌刻在为民服务最前沿、信访维稳第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罗青华 系市委党校2019年乡镇长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