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曾国和:帮助他人手留余香

邵阳新闻在线2019/08/01 16:04:50 分享到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俊 通讯员 彭光军 孙良才


7月29日,洞口县城,刘氏盲人保健按摩中心,老板刘付球正在招呼客人。他14岁双眼失明,盲人按摩培训改变了他的一生。“感谢曾国和校长,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刘付球拉着曾国和的手,感激地说道。

刘付球口中的曾国和是一名退伍军人,洞口县高沙镇人,1976年参军,1978年在部队执行任务中不幸负伤,致成重残,享受国家终身供养。在部队期间,他两次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多次受嘉奖,并荣立三等功。今年7月,曾国和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荣誉称号。

办工厂,安置11名聋哑残疾人就业

退伍后,曾国和认为自己生活虽然有国家供养,但是,还有很多退伍军人没有找到很好的出路,身边像自己一样的残疾人生活困难,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带领这些人一起奋斗,改变命运。

1984年3月,曾国和在高沙镇办起了洞口县第一家福利米粉厂,安置了11名聋哑残疾人。“我用了3个月的时间,将工厂的利润提升到万元以上,按时给员工发了工资。看到大家有了稳定的收入,尤其是残疾人有了生活保障,我内心欢喜不已。聋哑残疾人个个打手语把我夸,我的信心更足了。”曾国和回忆当时的场景,开心地说道。

开学校,帮助盲人创业致富

1987年,曾国和又在高沙镇办起一家盲人按摩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120多名盲人学员先后前来学按摩技术,学成后,有的在他的按摩诊所就业,有的回乡自己开办按摩诊所。现在,他培养出来的学员在全国开办了按摩诊所达80余家。

热心肠,带动退伍军人就业

为了解决退伍军人就业难问题,从1992年开始,曾国和组织一批退伍军人和青壮劳力,四处承包工程,先后承建了高速公路、市县道以及村级水泥路硬化工程计100多公里,全被认可为优良工程,带动100多名退役军人就业。

2013年,杨恢聪从部队退伍后,想在镇上开个农机修理店,缺乏资金,曾国和知道此事后,自愿资助2万元。店铺开好后,杨恢聪又招了两名复员军人作助手,他逢人便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是曾国和同志帮助了我。”

站位高,帮助他人手留余香

曾国和非常关心社区各项事业,也喜欢帮助他人,哪户家中发生了什么矛盾,遇到了什么困难,他都主动帮忙解决,献计献策。“忠信村的村民严臻想办个养殖场,但缺少资金,他找到我,要我支持帮助他。于是我就想办法给他解决了3万元的资金。现在,他的养猪场越办越大,年出栏1500多头,存栏400多头,还带动本村4名村民脱了贫。”曾国和说。

曾国和退伍不褪色,乐于助人,带领退伍军人、残疾人追梦的事迹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03年、2006年被评为省“优抚先进对象”;2016年又评为湖南省“优秀退伍军人”;2001年和2018年分别被评为邵阳市“优秀残疾军人”、“优秀退伍军人”;2018年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退伍军人”;2019年7月26日被评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