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周小将 彭艳云)“何爷爷,你现在恢复的挺好的,再多吃点东西,加强营养,你很快就可以回家休养了。”12月16日,邵东市中医医院内三(脾胃肾病)科护士长肖洁带着科内护理人员进行查房时,肖洁仔细查看了何爷爷左手上臂留置的中线导管后说道。
原来,12月13日下午,在邵东市中医医院护理部的组织下,医院血管通道小组组长、内五(肿瘤)科护士长熊玉婷在内三(脾胃肾病)科成功地为何爷爷完成了医院首例中线导管置管术,为何爷爷的治疗开通了“绿色通道”!这是医院又一项新的输液通路技术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
92岁高龄的何爷爷是一位胰头癌恶性肿瘤患者,因腹胀,腹部疼痛不适在邵东市中医医院内三(脾胃肾病)科住院治疗,何爷爷因多种疾病导致全身皮肤及巩膜严重黄染,血管条件极差,开通有效的静脉通道是治疗护理的首要环节,医院血管通道小组在全面评估了何爷爷的病情、血管条件后,制订了开通静脉通路的具体实施方案,由组长熊玉婷为该患者实施中线导管置入术,熊玉婷通过详细的术前准备,选择与测量血管、建立无菌区、穿刺、送入导管、妥善固定......历时40分钟后,成功置管。
本次置管过程中,医院血管通路小组所有组员及部分护士长在现场学习,置管结束后在内三科护士办公室进行了该项新技术的沟通交流和临床推广。
中线导管(midline)又叫中等长度导管,长度20.0~30.0 cm,经前臂肘窝置管到达近侧的贵要静脉、头静脉或腋静脉,导管尖端不超过腋静脉,属于外周静脉导管。与静脉留置针相比,中线导管直径大,血流量大,活动受限少,更适合长期留置,置管全程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无需进行导管尖端胸片定位检查,与PICC导管相比,更安全、专业、舒适、经济。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邵东市中医医院通过“送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积极引进新技术,加强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此次中线导管的成功置入,标志着医院开通静脉通道技术日逐完善,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