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兴,在于施政;政之兴,在于择人。”“尚贤者,政之本也。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人才是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在“三个导向”中积极探索复合型良方,真正使人才来得了、留得住、用得好。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发展短板做好顶层设计,厚植人才发展沃土。“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用人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要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人才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以创新为引领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向用人主体授权,紧扣发展需求,做到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引进什么人才。二是积极为人才松绑,给予人才更多自主权,让他们充分释放才华和能量。三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让有为者有位、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远景目标全方位“培”、有计划“引”,构建多元人才模式。需求引领发展,方向决定未来。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育之,走好自主培养之路。坚持分类培养,发挥高校培养人才主力军作用;坚持以点带面,打造专业化人才梯队。另一方面聚天下英才而引之,加大开放力度。坚持党管人才这个原则不动摇,以识才的慧眼去发现人才,既要看重人才的显绩,又要挖掘他们的潜能,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
坚持效果导向,聚焦管理服务优化留才生态圈,让人才有此心安处是吾乡之感。“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广阔的舞台、优厚的待遇、完善的政策、良好的服务是人才选择“留下”还是“离开”的重要参考系。一是要关心关爱人才,时刻把人才“吃得好不好、住得暖不暖、干得顺不顺”放心里,努力满足各类人才的正当需求。二要当好人才“贴心人”,打通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各类人才提供户籍、居住、配偶随迁等便捷服务,切实解决“后顾之忧”。三要注重精神引领,开展各类人才评选表彰活动,不断增强人才自豪感、成就感、归属感,营造尊才为荣、护才为贵、成才为耀、兴才为乐的良好氛围,让本土人才扎根故土,外来人才宾至如归。
只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顶层设计,坚持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服务人才的人才发展之路,就能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绚丽篇章。
(通讯员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