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傅畅珺 钟姝 通讯员 肖红梅 刘奕 张嘉凌)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巾帼身影”。她们除了是女儿,是妻子,是妈妈,更是患者眼里的“健康守护神”。她们爱岗敬业,使命必达。她们以治病救人为己任,无怨无悔,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着、坚守着。
3月8日,是第112个三八国际妇女劳动节。在这个特别的仅属于女性的节日里,记者采访了我市医疗前线的六位女医生代表,致敬每一个不平凡的她。
“永远把病房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是新生儿科医生刘瑾对自己工作的一种理解。
从事新生儿临床工作16年,刘瑾参与过不计其数的危重新生儿救治以及早产儿、超早产儿的治疗管理。16年来,她曾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篇,数次获得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医德医风工作者,优秀医师等奖项。
永远把病房的孩子放在第一位,这是刘瑾对自己的要求。今年1月20日,3个月大的香香因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紧急转入医院新生儿科治疗。刘瑾团队争分夺秒为患儿进行抢救,经过25个日日夜夜的精心治疗,这个弱小而又顽强的生命闯过了一道道生命险关,顺利出院了。
刘瑾说,危重新生儿救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出院后随访有助于早期发现体格发育和神经发育偏离正常的儿童,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减轻伤残程度。为此,她建立了新生儿随访微信群,利用空闲时间来指导出院后新生儿的喂养、护理和疾病的排查。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缓解病人家属的焦虑,加强与家属们的沟通交流,给彼此一个鼓励。
她在邵阳地区首次组建新生儿神经监护单元,全身心投入于减轻乃至杜绝重度窒息所导致的儿童残疾工作,成功举办数次邵阳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线上学术交流会,获得基层新生儿科医师的好评。技术创新上,刘瑾带领团队开展早产儿胃液病原菌核酸检测,该临床检测方法简便,快捷,无创,对早产儿早期败血症的治疗在抗菌药物的选择具有早期指导作用。
“刘医生是我见过人最美,心地最善良的医生。”这是一位妈妈给刘瑾的评价。每年,刘瑾都要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接诊危重新生儿1000余人,面对患者家属的肯定,刘瑾更加坚定了自己治病救人的信念。
“只要患者需要,我们随时都在”
产科是一个承载着希望、迎接新生命的科室,但同时也是一个伴随着风险、压力的科室。因为每一个新生命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心弦。
“作为一名产科医生,我们没有上下班的时间界定。只要患者需要,我们随时都在!”拥有着29年产科一线临床工作经历的袁巧医生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如是说。
“让每一个孕妇平安生产,让每一个啼哭都带来欣喜。”这是袁巧和全体附一产科人的目标。
作为邵阳地区产科质量控制中心,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始终坚持规范化和普及化镇痛分娩,并在2019年就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分娩镇痛试点医院”,承担着邵阳地区分娩镇痛诊疗工作。医院产科是邵阳地区分娩量最大、平产率居前列的科室,同时,医院还承担着邵阳地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抢救工作。作为科室主任、资深的产科专家,袁巧参与救治了多例急危重孕产妇,为广大孕产妇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曾经有一个患者因为宫颈机能不全经历四次流产后,来到附一产科保胎。经过袁巧和团队的努力,这位患者通过宫颈环扎手术成功保胎,前后3年已经顺利生下了二胎。“能帮助孕妈是我的责任,同时我也感到很自豪。”袁巧介绍,宫颈环扎术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主要手段,可以延长妊娠期,减少流产及早产的发生。2017年,由袁巧带队完成的《改良宫颈环扎术在孕期宫颈机能不全中的应用》获得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2021年入选“2022年湖南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项目”的项目。
据袁巧介绍,平均每年会收治100个左右需要做宫颈环扎手术的患者。择期环扎手术成功保胎率高达98%—100%。紧急宫颈环扎手术成功保胎率达60%—70%。为了让更多的准妈妈们能够了解到这项技术,她准备深入各县区为准妈妈讲解这方面知识,让患者及基层医务人员更加关注宫颈机能不全。为她们答疑解惑,同时,也给更多的家庭带去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