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朱蔚远)近日,一名因呕血、黑便导致消化道大出血、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从外院转入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该患者入院时情况极差,该院立即启动消化道出血绿色通道,立即予以输血、补液、升压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消化内科第一时间完善床旁急诊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可见一破口,破口面可见血管显露,因创面大,予以行内镜下金属夹及尼龙绳圈止血,术后患者未见呕血、黑便,血压逐渐平稳。
次日,患者由急诊转入消化内科进一步专科治疗,当日中午患者突然再发呕吐鲜红色血液一次,量约1000m,同时出现晕厥伴小便失禁,呈失血性休克征。
消化内科主任王跃平立即组织科室抢救,患者为十二指肠球部出血,昨日已行内镜下治疗,目前再发消化道大出血,出血量极大,结合患者2021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胰腺恶性肿瘤并血管侵犯,行胰腺次全切除术后+脾切除+肠粘连松解术,昨日内镜下行钛夹治疗时患者局部组织硬度很高,若再次行内镜下止血极其困难。王跃平立即启动消化道出血MDT团队合作,组织了普外科、介入科、麻醉科、ICU会诊,综合会诊意见患者胰腺癌并血管侵犯术后,外科手术困难,建议介入治疗。
放射科郭建伟副主任医师以及李舜副主任医师立即组织了急诊介入下止血,为了保证病人手术安全,王跃平主任一直守护在介入室,随时准备抢救病人,患者在行介入过程中两次出现呕血,总量约1000ml,血压两次塌陷,但此时医生和患者都没有选择,如果放弃手术,等待病人的只有死亡。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取得患者家属理解的情况下,消化道出血团队胆大心细的为患者实行止血手术。
介入过程中在腹腔干造影,可见胃十二指肠动脉顺利显影,利用微导管顺导丝进入导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再次造影,可见胃十二指肠动脉主干处见造影剂明显溢出并流入肠道。郭建伟副主任医师以及李舜副主任医师立即予以PVA500、栓塞微球及7枚弹簧圈栓塞胃十二指肠动脉,造影示栓塞满意。
患者当天共输注红细胞8U,血浆800ml,血管栓塞后患者血压逐步上升,未见呕血、黑便。术后患者继续予以抑酸、护胃、补充白蛋白以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逐步开放患者饮食,患者复查血红蛋白稳步上升,病情好后于3月28日出院。王跃平主任分析,结合患者病史、内镜以及介入下表现,患者不是单纯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而是要考虑为胃十二指肠动脉假性动脉瘤长期压迫十二指肠,最终导致动脉瘤破入十二指肠并破裂导致出血的发生,由于是动脉出血,容易在短时间内出现失血性休克和顽固性低血压。
该病例的成功救治,是患者家属的高度信任,以及该院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的建立,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医院内镜技术及介入技术的强大支撑。
据了解,胰腺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大出血常呈间歇性、早期诊断困难、临床罕见、来势凶猛,常危及生命,有文献报道病死率高达54%,诊断及治疗需当机立断。胰腺癌术后假性动脉瘤形成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常见的原因包括胰瘘后胰酶对血管的腐蚀、内脏动脉周围脓肿形成以及术中动脉壁的损伤。外科手术既往是治疗胰腺术后出血的主要手段,然而,急诊再次手术止血难度较大、病死率高、对于腹腔粘连、胰瘘合并感染时,更是难以探及出血部位。目前认为,及时行DSA检查多能明确出血部位,具有直接诊断并同时治疗的双重作用。